病名。岩通癌。为舌恶性肿瘤。又称舌蕈。《谦益斋外科医案》上编:“心开窍于舌,心邪郁滞,舌尖结粒,时大时小,久成舌岩重症。”
病证名。见《医学正传·眩运》。因风热上壅所致的头目眩晕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头痛源流》:“风热上冲眩晕,必胸中不利,旋运欲倒。”治宜疏风清热,用羌活汤、荆黄汤等方。参见眩晕条。
指上焦的主要功能是摄纳空气与饮食。《难经·三十一难》:“上焦者……主内而不出。”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坤安。浙江吴兴人,长于伤寒学,研究诸家之注释,撰《伤寒指掌》一书。
病名。见《疡科选粹》卷七。即疣。详疣、千日疮条。
出《卫生易简方》为柽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闻诊之一。从病人的发声、语言、呼吸、咳嗽、呕吐、呃逆、暖气等声音变异,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善诊者,察色按脉,先别阴阳,审清浊而知部分,视喘息,听声音,而知所苦。”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鸡屎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此事难知》卷四。即大头瘟。《医碥》卷三:“大头痛,头肿如斗,俗云大头瘟。天行疫气所发。”详见大头瘟条。
又称津伤化燥。因津液消耗而出现燥证的病理。由于热伤津液或素体阴亏,内热亢盛等原因,都能使邪气化燥,出现口干口渴、唇焦咽燥、便秘尿少、干咳、咯血或衄血等阴液不足的证候。参见内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