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爬山虎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三。即酒刺、粉刺。详各该条。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小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鼻内有痠感。《古今医统》:“鼻痠,乃痰火所为,宜凉膈散加荆芥穗、桔梗之类。”
①指外感初期的轻症发热。②指阴寒盛于内,虚阳浮于外的真寒假热。
【介绍】:见余午亭条。
即启脾丸,见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结气囊裹针药所不及,灸肓募随年壮。肓募二穴,从乳头斜度至脐,中屈去半,从乳头下行,度头是穴。”主治病后衰弱,萎黄,腹中积块疼痛等。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
病证名。见《原机启微》。指黑睛所生条状白翳细如丝缕。参见翳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十:“儿未生先露手臂谓之横生。”详横产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