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神识不安而四肢搐搦的证候。清·王伯伟《天花八阵》:“惊搐者,骇然而厥,目赤,牙紧,口,四肢搐搦也。盖因热极生风,风撼肝木,木来侮土,土受邪而归心,心神不安,故发惊搐也。”热病惊搐,属热极生
见《集验简易良方》卷一。即蟾酥丸第六方,见蟾酥丸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万病回春》卷四。即瘀血咳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洪炜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。僧人。一作昙峦,雁门(今山西代县)人。撰有《调气治疗方》一卷、《疗百病杂丸方》三卷,均佚。
见理瀹骈文摘要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竹茹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顾伯华《中医外科临床手册》。由钩虫蚴侵入肌肤所致。本病以足踝、趾间、脚底多见,初起脚部有瘙痒感,继之出现散在的红色丘疹及风团,有时可见水泡及脓疱,踝部常有水肿,搔破后可伴发臁疮。治疗外用三黄洗
见《履岩本草》。为鼠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解剖名。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眼科学》。泛指今之脉络膜、视网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