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太阴经脚气

猜你喜欢

  • 薛铠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学家。字良武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精于医术,弘治间(1488~1505年)任太医院医士,后赠为院使。尤其精于儿科,并有不少独特的论述,主张治病必求五行生尅之理。著有《保婴撮要》,后由

  • 陆懋修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著名医家。字九芝。元和(原属江苏吴县)人。初业儒,以文学著名。家中世代知医,中年以后,致力于医,博览群书,尤精《内经》、仲景之学。治病主宗仲景之方,常奏良效。撰《世补斋医书》33卷(18

  • 王怀隐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官。宋州睢阳(今河南商丘南)人。初为道士,精通医药。太平兴国初年诏还俗,为尚药奉御,后升任翰林医官使。978年(太平兴国三年),宋政府组织编修方书,命王怀隐与副使王祐、郑奇、医官陈昭遇

  • 胞肉胶凝

    病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由脾胃邪风积热,上壅于目所致。胞中蠹肉壅起,初小渐大,摩隐瞳人,眼胞湿烂,眵泪胶粘(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)。治宜祛风泻热。用通脾泻胃汤加减,并可劆洗去瘀。

  • 药物发泡灸

    灸法之一。又称药物敷贴疗法,药物发泡疗法。指用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处使其发泡的方法。古称天灸。运用本法时,应据病情选用适当药物和掌握敷药时间,发泡后需注意防止感染。临床上关节疼痛,敷贴疼痛部;哮喘

  • 清胆竹茹汤

    《症因脉治》卷三方。柴胡、黄芩、半夏、陈皮、甘草、竹茹。水煎服。治胆火乘脾,不得卧。

  • 裹圈舌

    详红晕边黑舌条。

  • 心实证

    指心病因邪气盛实所出现的证候。多由实热、痰火犯心等所致。《脉经》卷二:“心实也,苦心下有水气,忧恚发之。”又:“心实,……病苦闭大便不利,腹满,四肢重,身热,苦胃胀。”《本草经疏》:“心实,即实火、实

  • 萱草花

    出《救荒本草》。为金针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扶正祛邪

    扶正是扶助正气,使正气加强以消除病邪。祛邪是驱除病邪,目的也是为了保存正气。临床运用时,应根据正邪盛衰的具体情况而采取扶正祛邪、祛邪扶正或攻补兼施。扶正祛邪通常是针对正虚而邪稍衰的病情,以扶正为主、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