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白黄连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黄三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黄三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江西安福县人。通医学,后归隐东阳山下。
指脾受寒邪所致的病证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二:“脾中寒之状,心腹胀,四肢挛急,嗳噫不通,脏气不传,或秘或泄。”治宜温脾散寒为主。选用不换金正气散、附子五积散、姜附汤、温脾丸等方。
养生书。即天隐子养生书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热邪炽盛引起的痉病。清·吴鞠通《解儿难》:“风温、风热、风暑、燥火致痉者,热痉也。”见于小儿高热引起的惊厥。治宜清热熄风,用羚角钩藤汤。如壮热、大汗而烦渴、脉洪大者,宜清热保津,兼以熄风,用白
《素问》篇名。调,调治;经,经脉。本篇主要说明外邪侵入人体引起阴阳失调之虚实病理机制,指出针刺补泻手法对调和气血的重要意义,故名。
指生机潜伏闭藏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。”
经穴名,代号ST19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腹部,当脐上6寸,旁开2寸处(《针灸甲乙经》又云“去任脉三寸”)。一说在上管两旁各一寸(《太平圣惠方》)。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分支,第七肋间动、静
病名。即穿腮毒之简称。详该条。参见骨槽风条。
推拿手法。揩擦揉摩穴位。出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。
见《天宝本草》。为大肺筋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