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又称常脉。即正常的脉象。亦即脉来有胃气、有神、有根。②即辨别脉象。
又称埋针疗法。是指将皮内针浅刺穴位皮下并留置较长时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。临床操作时,首先应选以易于固定而又不影响肢体活动处(如背部、四肢或耳部等)的穴位。如用颗粒式或环式皮内针,可横刺;如用揿针,则直刺
见《卫生家宝产科备要》。为妇人分娩所准备的房屋。
出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。肾为水脏,主藏精、主津液;燥则阴津受伤,肾精耗损,甚则骨髓枯竭,故有肾恶燥之说。
①明代医家多以张仲景、刘完素、李杲、朱震亨为四大家。②清代医家多以刘完素、张从正、李杲、朱震亨为四大家,又称金元四大家。一般所说的四大家,都是指金元四大家。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胆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时珍条。
气淋的别称。《诸病源候论·淋病诸候》:“气淋者……亦曰气癃。”详气淋条。
出《履岩本草》。即酢浆草,详该条。
《温疫论》卷上方。柴胡、黄芩、陈皮、甘草、当归、白芍药、生地黄、天花粉、知母。加姜、枣,水煎服。治温病下后,重亡津液,里症未尽,而表有余热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