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大指甲根

猜你喜欢

  • 产后呕吐

    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多因产后恶露去少,败血散于脾胃;或产后血去过多,而气独盛,以致气逆所致。败血散于脾胃者,脾受之则不能运化精微,兼见腹胀;胃受之则不能受纳水谷,而出现呕吐。同时伴有恶露下行

  • 阴跷脉病

    病证名。由阴跷脉经气异常所致的病症。《灵枢·热病》:“目中赤痛,从内眦始,取之阴跷。”《难经·二十九经》:“阴跷为病,阳缓而阴急。”《奇经八脉考》:“寸口脉后部左右弹者,阴跷也,动苦癫癎,寒热,皮肤淫

  • 扁骨风

    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扁担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小儿急慢惊风

    病证名,即小儿急惊风和慢惊风的统称。《太平圣惠方》第八十六卷载有治小儿急惊风与治小儿慢惊风诸方,谓:“小儿急惊风者,由气血不和,夙有实热,为风邪所乘,干于心络之所致也。”“小儿慢惊风者,使乳不调,内有

  • 儿嗜灯花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拗哭,详该条。

  • 育气丸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十八方。木香、丁香、藿香、檀香、砂仁、蔻仁、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、山药、橘红、青皮、荜澄茄。为末,每服二钱,木瓜煎汤送下。治挟郁不能食。

  • 边宝善

    【生卒】:1851~1919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字楚珍。满族。新城(今属河北)人。名医边成章之次子。精内科,对三焦及气化机理有独奇见解。与边增智合撰《气化探原》。以三因为经,以碳、氢、氧为纬,以探究各气

  • 素问经注节解

    《素问》注本。清·姚止庵撰。9卷。成书于1669年。书名取《易》“天地节而四时成”之义,而“损有余,补不足,以归于中正之节”。删节《素问》原文,参考唐·王冰注、宋·林亿等校正,明·马莳、张介宾等诸家之

  • 气结

    指气机失常而表现为郁结不舒的病理状态,为《内经》九种气机逆乱病证之一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思则心有所存,神有所归,正气留而不行,故气结矣。”由于思虑过度、情志抑郁而致气机郁结不舒,痰湿凝滞。治宜行气解

  • 膜入瞳神

    病证名。指翳膜侵及瞳神者。《眼科易知》:“膜入瞳神者,因黑白睛上生疮而起,愈后疮痕不没,渐生翳膜,侵入瞳神,此乃肝经积热,大肠燥滞,邪热上逆所致,宜用退热饮清降其热。”参见膜入水轮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