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生平不详,与赵素合撰《订补风科集验方》二十八卷。
病证名。指水饮犯肺所致的气喘。《医说》卷四:“水喘,有人先因咳嗽发喘,胸膈疰闷,难于倒头,气上凑者,宜早利水道。化痰下气。”《医学入门·喘》:“水喘,怔忡或肿胀。水喘,水气辘辘有声,怔忡者,小青龙汤、
①见《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·外科》,为买麻藤之别名。②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蘡薁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益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医方考》卷一。即大头瘟。详该条。
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,见该条。
即砭石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镵石、针艾治其外也。”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医生。渤海(今河北省境内)人,余未详。
病名。指肺热而致长期不愈的咳嗽。《医说》卷四:“肺热久嗽,身如炙,肌瘦,将成肺劳,以枇杷叶、木通、款冬花、紫菀、杏仁、桑白皮等分,大黄减半,如常制为末,蜜丸樱桃大一丸,食后夜卧含化,未终剂而愈。”《不
见艾卷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