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真脏脉的简称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太阴藏搏者。用心省真。”②真气的简称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以耗散其真。”《素问·离合真邪论》:“反乱大经,真不可复。”
①形容水自下而上,似泉水上涌。如涌水、涌泉。《素问·气厥论》:“肺移寒于肾,为涌水。”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脉至如涌泉。”②呕吐上涌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少阳所至,为喉痹、耳鸣、呕涌。”《素问·阴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丝瓜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治疗大全》。2卷。清·过铸撰。刊于1896年。卷上为治疔总论,辨证及50余种疔症;卷下列治疗的方剂和药物。
病名。脑骨伤之一。即颞下颌关节窝部损伤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多由打扑所伤。耳肿腮胀,瘀血、疼痛、牙关紧急,不能嚼物。治疗参见颧骨伤条。
外治法之一。即将化腐药直接用于患处,以代替刀针排脓的方法。《外科理例》卷一:“使毒外泄而不内攻,恶肉易去,好肉易生也……若疮疖脓成未破于上薄皮剥起者,当用破头代针之药安其上,以膏贴之。脓出之后,用搜脓
中医学术派别的一种。古代尊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等医籍中的方剂为经方。后世医生,凡主张宗用其方者,被称为经方派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槲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。又称泄脓血、圊脓血、清脓血。指大便下脓血,常为痢疾症候之一。有实热虚寒之分。如兼见口渴、脉数者,多属实热,治宜清热、调气、和营,可选用白头翁汤、香连丸、洁古芍药汤等方。如
病证名。指月经不调。清·潘蔚《女科要略》:“若经血之来,前后多少,有无不一,谓之不调,不调则为失信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