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千里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神光自见症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沈金鳌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卫生宝鉴·补遗》:“协热下利,脐下热,大便赤黄,或有肠垢者,治用仲景黄芩汤。”参见热泻、火泄条。
出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五。即阴蚀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时毒,见该条。
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脐寒泻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饮邪留肺所致的咳嗽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八:“留饮咳者,其人咳不得卧,引项上痛。咳者如小儿掣纵状。”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脉证治》:“留饮者,胁下痛引缺盆,咳嗽则辄巳。”《外台秘要》卷九:“支
六涎之一,指因风气蒸动痰涎,填塞胸中,以致闷倒无知者。治宜顺其风气,使胸中之痰涎随气而下,则痰涎自顺。
见福建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。为臭茉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