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肉桂
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山肉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山肉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金银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晚清医家。字子培。四川成都人。长于瘟病,认为温病之名愈多,其诊治之法,愈不易明确,主张求诸简化,故撰《春温三字诀》(1861刊行)。
病证名。清·严景芬《目科捷经》卷二:“目睛上覆盖一层如豆腐皮,然不疼不痒,其皮干硬无津,极厚,……点药不化,服药无力。”类今之结膜实质性干燥症。
参见旷世儦、王东野各条。
①四肢。《灵枢·邪客》:“营气者,泌其津液,注之于脉,化以为血,以荣四末。”②手指和脚趾。《素问·疟论》:“疟之且发也,阴阳之且移也,必从四末始也。”
见《红河中草药》。为小红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顾膺陀《妇科集》。指因虫积而致经闭者。由于虫积于内,耗血伤阴,以致无血下达而成经闭之症。治宜驱虫为主,继以补血养血。用《妇科集》雄砂丸、万应丸。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七十六方。密陀僧、滑石各二两,白芷五钱。为细末,白蜜调涂患处。治痘风疮。
指伤寒六经病所见之渴症。《卫生宝鉴》卷十二:“辨六经渴并治法。太阳渴,脉浮无汗者,五苓、滑石之类。阳明渴,脉长有汗者,白虎、凉膈之类。少阳渴,脉弦而呕者,小柴胡加瓜蒌根也。太阴渴,脉细不欲饮水,纵饮唯
即温补肾阳。用壮阳补火的药物,恢复脾肾阳气的方法。命门火不足,常见五更泄泻、腹痛肠鸣、四肢冷、舌质淡、苔白、脉沉迟。用四神丸、右归丸之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