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经本草药性总论
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。
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。
①《增补万病回春》卷五方。当归尾、川芎、赤芍药、生地黄、黄连、黄芩、栀子、石膏、连翘、防风、荆芥、薄荷、羌活、蔓荆子、菊花、白蒺藜、草决明、桔梗、甘草各等分。为粗末,水煎,食后服。治风热犯目,赤肿疼痛
书名。2卷。清·徐大椿撰于1727年。徐氏注释《难经》以《内经》理论为本,对照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二书有关内容,阐发义理及其学术渊源,颇有参考价值。但作者提出“《难经》之必不可违乎《内经》”的观点是错误
见《黑龙江省主要野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剂》。为绒背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诊抉微》卷三。即十三指形。详该条。
婴儿出生后,左右顶骨与枕骨形成的三角形骨间隙。参囟条。
眼科病证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起坐生花,详该条。
金代医官职称。为该院低等医官,位处同监之上、提点之下。参见御药院条。
是蚝的异体字。参见蚝壳条。
九注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寒注候》:“人虚为寒邪所伤,又搏于阴,阴气久不泄,从外流内结积。其病之状,心腹痛而呕沫爪青,休作有时,至冬便剧,故名为寒注也。”或伴腰脊强痛、便血等。治用五野丸等方。参见九注条
大指与中指间之指,居大指之次,故称。即手第二指,又名食指、次指、大指次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