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嗜卧

嗜卧

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诊要经终论》。又称多卧善眠多眠多寐。指困倦欲睡,忽忽喜眠之症。多因湿胜、脾虚胆热所致。湿胜者,兼见肢体虚浮或沉重,或大便溏薄,脉多濡缓,宜胃苓汤平胃散等方。脾虚者,兼见四肢无力,精神困倦,脉弱,或见食后昏困,宜人参益气汤、六君子汤等方。胆热者,症见口苦,昏困多睡,宜半夏汤等方。参见胆热多睡条。也有因体气虚,不能适应气候变化所致者,如秋燥而见怠惰嗜卧,畏寒,不思饮食,兼见肺病,为阳气不伸之故,宜升阳益胃汤长夏而见懒惰无力,坐定即昏倦欲睡,为肺脾气虚,不胜炎暑之故,宜清暑益气汤等方;病后嗜睡,多因正虚,余邪未净。伤寒少阴病见昏昏欲寐,属阳气虚衰之象。参见多寐、多卧、多眠、善眠、饭醉、胆热多睡、病后多眠胆风毒气但欲寐等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寒淫

    气候反常,寒气过甚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寒淫所胜,则凝肃惨栗。民病少腹控睾,引腰脊,上冲心痛……。”又“寒淫所胜,平以辛热。”又“寒淫于内,治以甘热,佐以苦辛,以咸泻之,以辛润之,以苦坚之。”

  • 黄肿

    出《丹溪心法》。即钩虫病。详该条。

  • 即头骨。详该条。

  • 正治

    是一般常规的治疗方法,即针对疾病的性质、病机,从正面治疗。如寒证用热药,热证用寒药,实证用攻法,虚证用补法等。因药性与病性相逆,故又称逆治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逆者正治。”《医门法律》:“逆者正治

  • 小针

    古针具名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小针之要,易陈而难入。”意同微针,见该条。

  • 呼吸补泻

    指进、出针时配合病人呼吸来分别补泻的方法。《素问·离合真邪论》:“吸则内针,无令气忤,静以久留,无令邪布,吸则转针,以得气为故,候呼引针,呼尽乃去,大气皆出,故命曰泻……呼尽内针,静以久留,以气至为故

  • 产后瘈疭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九。瘈,即筋脉拘急;疭即筋脉弛张。指产后血虚,阴血不足,筋失濡养所引起以抽搐为主的病证。不宜当作风治,宜大补气血,方用人参养荣汤加味。

  • 香顿·秀保多吉赤俄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藏医学家。约生活于十一世纪。专攻“八支”理论。著有《医学通史》、《释难解障》等。

  • 嗽吐脓痰

    出明·薛铠《保婴撮要》。即嗽唾脓痰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丛毛

    即聚毛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肝足厥阴之脉,起于大指丛毛之际……。”见聚毛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