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刺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经济植物志》。为山胡椒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喉痧至论》。书中总结既往方书治疗烂喉丹痧的经验为四要法。包括:所刺以泄毒;漱喉以去痰;刮后颈以散毒;通大便以泄火。
见绛雪园古方选注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同眇目。详该条。
①人体的寒温调摄。《灵枢·本藏》:“寒温和则六腑化谷。”②泛指外感热病的病因,如杨栗山有《寒温条辨》之作。③病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春温病源流》:“有治病温,少阴伏邪发出,更感太阳客邪,名曰寒温。”主要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黄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经前失眠。详该条。
见吴梅菴《秘传内府经验女科》。即阴痒。详阴痒条。
出《幼科全书》。即胎怯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