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位深浅分部名。亦称“地才”。指深层。参见人部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即苍耳子,详该条。
又称元阴、真阴、肾水、真水。与肾阳相对而言。指本脏的阴液(包括肾脏所藏之精),与肾阳依附为用,是肾阳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。肾阴不足,肾阳就会亢奋,甚则相火妄动;相火妄动反过来也灼耗肾阴。
证名。出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一作循衣摸床。详循衣摸床条。
见《常用中草药配方》。为紫葳茎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心营热盛,又兼胃火铄津所致。症见高热,烦渴,心神不安,舌绛而中心干燥等。《温热论》:“再舌绛而中心干者,乃心胃火燔,劫铄津液。”治宜清气凉营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。一作山提。撰《杂药方》10卷,已佚。
证名。又名眉眶痛。为多种疾病常见之证候。①“眉骨者,目系之所过,上抵于脑,为目属于脑也”(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)。故诸阳经病或风热毒邪上攻下注于目睛者,遂从目系过眉骨,与眉骨相并而痛。若系心肝壅热或风热
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辟汗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