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又称濡泄、湿泻、洞泄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七十四:“寒湿之气,内客于脾,则不能裨助胃气,腐熟水谷,致清浊不分,水入肠间,虚莫能制,故洞泄如水,随气而下,谓之濡泻。”详濡泄、湿
书名。作者佚名。约为公元279年前著作。一卷,为道家书,其中有丹法及房中健身等内容。
即关刺。出《黄帝内经太素》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宋人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拾遗候用深灵玄录》5卷,佚。
病名。小肠气之别称。出《灵枢·四时气》。多因体虚,寒邪侵袭下焦而致。症见少腹腰脊处疼痛,牵引睾丸,甚则痛冲心胸。治宜温里散寒行气。服天台乌药散。
【介绍】:明代文人。字仪用。浙江嘉兴人。编有《药镜》4卷。
病证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九。又名臊疳。指下疳痛而兼痒,溃而不深,形如剥皮烂杏。即疳疮的一种。
上古时代巫医,相传为帝尧之臣。
运气术语。指一年的运气有平气、不及和太过三种情况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三气之纪,愿闻其候。”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樗叶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