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刺、艾灸两种治疗方法的总称。简称针灸。针刺疗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具,刺激人体穴位,运用操作手法,藉以疏通经络,调和气血。艾灸疗法是以艾绒搓成艾团或艾条,点燃后温灼穴位皮表,达到温通经脉、扶阳散寒的目的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买麻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。指葵、韭、薤、藿、葱等五种蔬菜,有充实健康之益,是平衡饮食中的重要辅助食品。
病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九。指丹毒之严重者。详丹毒条。
见水罐条。
【介绍】:战国时医家。详见子阳条。
见《本草正义》。即浙贝母,详该条。
见《伤寒标本心法类萃》卷下。即益元散第一方,见益元散条。
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。又名寝汗。指睡中出汗,醒后即止。多见于虚劳,以阴虚者为多。《医略六书·汗病》:“盗汗属阴虚……盗汗乃睡中汗出,醒则汗收,因阴气空虚,睡时卫气乘虚陷入,则表无护
【介绍】:唐代眼科医生。扬州(今江苏扬州)人。与谭简同为当时眼科名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