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朱栋隆条。
病证名。指小儿哺露而变生的疳证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七载其病因为:“小儿乳哺不调,伤于脾胃,脾胃衰弱,不能饮食,血气减损,不荣肌肉”所致。症见骨瘦如柴,呕逆,吐虫,心烦,口渴,傍晚蒸热等。宜先用集圣丸
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为漏芦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藏医学家。西藏吉雪人。著有《医学源流》。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阳气偏胜,则可产生热性的病变。
出《伤寒论》。即黄柏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循经考穴编》。即腰阳关。见该条。
①病名。指风寒湿邪侵袭经络、痹阻气血,引起以关节、肌肉痠痛、拘急为主症的一类疾病。《素问·痹论》:“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也。其风气胜者为行痹,寒气胜者为痛痹,湿气胜者为着痹也。”②泛指病邪闭阻肢体
体表部位。指男女生殖器上方阴毛边缘部位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胆足少阳之脉……绕毛际。”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四。即红丝疔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