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升剂

猜你喜欢

  • 苦骨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苦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腰骨伤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即腰椎伤折,详见腰骨损断。

  • 手太阳络脉

    十五络脉之一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手太阳之别,名曰支正,上腕五寸,内注少阴;其别者,上走肘,络肩髃。”脉从腕上5寸的支正穴处分出,向里注入手少阴心经;它的支络,从支正向上,经过肘、臂,网络于肩髃部。本脉

  • 吐乳泻青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指婴儿吐乳而兼腹泻,且排泄物呈青色的证候。多因患儿感受寒邪,伤及脾胃,肝气逆乱,上扰于胃则吐乳,下扰于肠则泻青。治宜补脾平肝。用异功散加肉桂、白芍。

  • 丁福保

    【生卒】:1873~1950【介绍】:近代医家。字仲祜。江苏无锡人。曾在京师译学馆任教,对医学基础及临床均有研究。编有《丁氏医学丛书》,并自日本大量翻译西医各科书籍,其内容包罗甚广,包括西医临床各科及

  • 阴火

    指饮食劳倦,喜怒忧思所生之火,属心火。元·李杲《脾胃论·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》:“心火者,阴火也,起于下焦,……脾胃气虚,则……阴火乘其土位……。”

  • 犀角消毒丸

    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六方。生地黄、荆芥、当归、犀角、防风、炒牛蒡子、赤芍药、连翘、桔梗各七钱,薄荷、黄芩、甘草各五钱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芡实大,每服一丸,白开水化下。治痘疹余毒,一切疮毒。

  • 蛊风

    病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十二:“蛊风,论曰蛊风之状,在皮肤间一身尽痛,若划若刺,淫淫跃跃,如中蛊毒,故名蛊风。皆由体虚受风侵伤正气也。……治蛊风身痛如刀划,白花蛇煎方。”

  • 外膝眼

    经外穴名。见犊鼻条。

  • 阳邪风证

    证名。指内外障之有额板、眉棱骨部疼痛之表现者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“额板眉棱骨痛也……元气弱者,则有内证(指内障)之患;若兼火者,则有外证(指外障)之病。”(《张氏医通》卷八)。多种内外障眼疾均可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