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书纂要
见丹溪先生医书纂要条。
见丹溪先生医书纂要条。
证名。①指神昏不省人事,或神识迷糊的症象。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一。又名神昏。多由邪阻清窍,神明被蒙所致。可见于伤寒、温病及中风、厥证、癫痫等多种疾病。不论外感、内伤,凡见此证,均属重症。治应审因论
【介绍】:见吕留良条。
病名。出《寿世保元》卷五。即癫疝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指便血之先下血、后排便者。《金匮要略·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病脉证并治》:“下血,先血后便,此近血也。赤小豆当归散主之。”《景岳全书》谓:“血在便前者其来近,近者或在广肠,或在肛门。”肠风、脏毒多见之
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一方。枳壳、杏仁、黄芩、石膏、栀子、栝蒌霜、桔梗、桑白皮、知母、贝母、前胡、甘草、生姜。水煎服。治新咳由火热而致者。
口腔的上壁。详腭条。
病证名。指饮酒过多而形成的一种瘕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》:“如平时嗜酒,血入于酒,而成酒鳖。”其症状与气癥、血癥相似。治宜芜荑汤等方。参见瘕、鳖瘕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秋鼠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癖病积年不愈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癖病诸候》:“久癖,谓因饮水过多,水气壅滞,遇寒热气相搏,便成癖,在于两肋下,经久不瘥,乃结聚成形段而起,按之乃水鸣,积有岁年,故云久癖。”参见癖有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