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奇效良方·诸血门》。又名红汗、汗血、肌衄。指汗出色淡红如血。多由火热炽盛,迫血外溢所致。《血证论·汗血》:“则知阳乘阴而外泄者,发为皮肤血汗矣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汗源流》:“有血汗者,汗出
【介绍】:见陈士铎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荩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罗锅底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即天钓。详该条。
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为淫羊藿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鸡子黄,详该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2卷。元·李汤卿撰。全书依次为原道统、推运气、明形气、评脉法、察病机、理伤寒、演治法、辨药性、十八剂共九部分。论述简要,颇能融会诸家学说。李氏将方剂的类别分为轻、淡、清、解、缓、火、暑、湿
病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以痫发时叫声及病状命名。分马痫、牛痫、羊痫、猪痫、犬痫、鸡痫。详各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。又称梦遗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