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刚痉

刚痉

病名。一作刚痓。症见发热无汗,恶寒,颈项强急头摇口噤,手足挛急抽搐,甚则角弓反张,脉弦紧等。《金匮要略·痓湿暍病脉证治》:“太阳病,发热无汗,反恶寒者,名曰刚痓(一作痉,余同)。”又:“太阳病,无汗,而小便反少,气上冲胸,口噤不得语,欲作刚痓,葛根汤主之。”又:“痓为病(一本痓字上有刚字),胸满口噤,卧不着席,脚挛急,必齿,可与大承气汤。”《圣济总录》治伤寒刚痉,选用石膏汤羚羊角汤犀角大黄散等方。风热盛亦可致刚痉。《医醇賸义·湿热暑》:“刚痉者,头痛项强,手足搐逆,甚则角弓反张,发热无汗,此风热盛也,热伤营血,筋脉暴缩,风入经络,肢节拘挛,风热合而为病,赤芍连翘散主之。”参见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藏药标准

    民族药学专著。西藏卫生局等编。全书分3册,第三册待出版。第一、二册合编。共收药物174种,方剂290个。药物部分记载药物的性状、鉴别、炮制、性味、功能与主治、用法与用量、注意事项及贮藏等内容。方剂部分

  • 地黄姜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·外科》。为盾叶薯蓣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大刚风

    八风之一。指从北方来的风邪。《灵枢·九宫八风》:“风从北方来,名曰大刚风,其伤人也,内舍于肾,外在骨与肩背之膂筋,其气主为寒也。”

  • 保寿粹和馆

    宋代保健机构。据载系专供宫廷人员疾病的疗养而设置的。

  • 芫条花

    见《山东中药》。为芫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新刻温隐居仙方前集

    书名。系《温隐居海上仙方》的一种传本。详该条。

  • 医学要则

    书名。4卷。清·沈懋言纂。成书于1743年。全书选辑《内经》及秦汉以后一些医家的有关论述加以注释。共24题,称为“二十四则”。分论《内经》医理、本草药性、脉经经络及杂病治法等,为医学门径书的一种。但内

  • 人迎脉

    详人迎条。

  • 腊瓜

    见《湖南科技情报(医药卫生)》1973;(3):44。为八月札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陷脉

    寒邪陷于经脉,使气血凝滞在肌肉腠理之间,久则成为瘘疮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陷脉为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