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冷淋

冷淋

病名。①即寒淋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八。《圣济总录·诸淋门》:“其状先寒颤,然后便溺成淋,谓之冷淋也。”《医学心悟》:“冷淋,寒气坚闭,水道不行,其症四肢厥冷,口鼻气冷,喜饮热汤是也。”本症多因肾虚冷气客于下焦所致。治以温肾散寒为主,兼予通利。可用肉苁蓉丸沉香散生附散金匮肾气丸等方。②指淋症而小便如米泔者。《华氏中藏经·论淋沥小便不利》:“冷淋者,小便数,色白如泔也。”参见膏淋条。③指血淋之属于下元虚冷者。见《证治要诀·淋》。其症小便淋沥有血,服冷剂病愈甚。宜用地髓汤附子八味丸,或用生料鹿茸丸。参见、血淋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玄水

    古病名。亦称悬水。指先从头面渐及下肢的水肿。《华氏中藏经·论水肿脉证生死候》:“玄水者,其根起于胆,其状先从头面起,肿而至足者,是也。”可兼见头眩痛,身虚热,大小便涩少等。治用中军候黑丸,葶苈散等方。

  • 髀厌

    股部外上方、股骨大转子部位。又称髀枢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胆足少阳之脉……其直者,从缺盆下腋,循胸,过季胁,下合髀厌中……。”

  • 浮郄

    经穴名。代号BL38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大腿后外侧,腘窝横纹上1寸,股二头肌腱内侧缘处;或于委阳穴直上1寸取穴。另说“委阳上二寸”(《循经考穴编》广注);“去殷门下一寸三分”(《针

  • 血风眼症

    病证名。古人指悲哭太过,损耗精血,以致眼泪汪汪,血障满眼(清·佚名《广勤轩遗稿》)的证候。

  • 北政之岁

    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南正之岁”与“北政之岁”的注释有三:一说五运中除甲己土运为南政外,其他均为北政。如张景岳注:“甲己二岁为南政,乙庚丙辛丁壬戊癸八年为北政。”二说戊癸火运为南政,其他为北政。如

  • 胃疽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中脘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裹脐法

    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新生儿断脐后用绷带裹扎脐部的方法。

  • 肾疸

    病名。①九疸之一。《外台秘要》卷四:“肾瘅,其人唇干,葶苈子主之。”②《辨证奇闻》:“肾疸之症,身体面目俱黄,小便不利,不思饮食,不得卧,人亦以为黄疸也,谁知是肾寒之故乎。”治法须补肾中之火而佐以健脾

  • 疮疡发寒热

    证名。见《外科理例》卷一。指患疮同时出现发热恶寒的症状。因其荣卫不行,经络阻塞,疮毒焮发所致。治宜清热解毒兼解表,方用葛根汤,或升麻汤;若脓成而见之,多为气虚血虚所致,宜托里、调补气血,方用四君子汤,

  • 封藏

    封固闭藏。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:“肾者主蛰,封藏之本,精之处也。”又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流衍之纪,是谓封藏。”运气学说谓岁运水太过则天地闭而万物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