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卒】:1896~1966【介绍】:江苏仪征人,迁镇江。师从汪允恭,20岁悬壶,后至上海,曾任教上海中医专门学校、上海国医学院疫症、温病学课。曾任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常务理事长,《山西医学杂志》主编。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即芦茎,详该条。
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篇是对《九针十二原》篇所讨论的有关运用小针(微针)的问题,作了进一步的补充说明,故名。
①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芒种花之别名。②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蜀葵花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即肩头。见该条。
即补阴。又称育阴、养阴、益阴。是治疗阴虚证的方法。常用方如六味地黄丸、左归丸、大补阴丸等;常用药如天门冬、麦门冬、石斛、沙参、玉竹、龟板、鳖甲、旱莲草、女贞子等。参见补阴条。
病名。《喉科秘旨》卷上:“虚哑喉,喉间不肿,两边关内少有红点,声哑不明,牙关不开,此症乃内外风火,因喜食酸之物,肺气不清故也。”治宜以养阴清肺汤、六味汤等加减。
白滑苔见于舌之一侧的舌象。可见于半表半里之少阳证,或痰饮壅盛于肺。少阳证用和解法,痰饮内停用温肺散寒法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八会穴之一。《难经·四十五难》:“脏会季胁。”李胁指章门穴。盖章门为脾之募穴,脾为生化之源,五脏皆取禀于脾,故名。凡五脏疾患,皆可酌情取用。
道家丹药之一。据《南史》载,晋·陶弘景曾得到制造这种丹药的方法,苦于无原料。齐高帝(公元478~482年)曾供给他黄金、朱砂、曾青、雄黄等物。陶用之合成飞丹,颜色洁白如霜,吃后身体轻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