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婴须知
见广嗣五种备要条。
见广嗣五种备要条。
即收涩法。用于精气耗散,滑脱不收的治法。如自汗盗汗用敛汗固表法;久嗽虚喘用敛肺止咳法;下痢日久用涩肠止泻法;精关不固用固肾涩精法;崩中漏下用固崩止漏法等。
病证名。见《石室秘录》卷二。即阳痿。详该条。
见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胖血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同火邪。详该条。
推拿手法名。即提痧。见该条。
即下眼睑。见胞睑条。
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六册方。黄芪二钱,陈皮、人参、炙甘草各一钱,升麻七分,柴胡、当归身、益智仁各五分,红花少许。水煎,食前服。治大便日三、四次,溏而不多,有时泄泻肠鸣,小便黄者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一。指生于小腿肚的痈。证治见外痈条。
痧证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痧胀源流》:“霍乱痧,痛而不吐泻者,名干霍乱,毒入血分也,宜放痧。新食宜吐,久食宜消,食积下结宜攻。痛而吐泻者,毒入气分也,宜刮痧;有痧筋则放,宜调其阴阳之气。须知肠胃食积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