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缺盆,见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猪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朱权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十。即恋眉疮。详该条。
①鼻柱骨之别名。详鼻条。②经穴名。代号BL10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项部,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,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.3寸处。布有枕大神经干和枕动、静脉干。主治头痛,项强,目赤痛
病名。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二十八。即胃脘痈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梁氏见效方》,已佚。
《传信适用方》卷二方。炒川椒(去子)、熟地黄、枸杞子、荆芥穗各等分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十至二十丸,空腹盐汤送下。治风赤翳膜,攀睛倒睫等。
病证名。属经行先期证型之一。多因素体虚弱,忧思伤脾,或饮食不节等。以致中气不足,冲任失固,经血妄行,症见经期提前,血量较多,色淡红,质清稀,面色白,精神疲倦,气短懒言,不思饮食,或心悸,小腹空坠等。治
脏腑惊证之一。出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详脏腑惊证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