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墓头回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中风证候类型之一。见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·中风论》。即“邪入于腑”(《金匮要略》)。病情较中脏略轻。症见猝然昏倒,苏醒后可见半身不遂,口眼歪斜,言语困难,或伴有大小便不通等症。《医宗金鉴·杂病心法要诀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走马胎之别名,详该条。
金代医官职称。为该院低等医官,位处同监之上、提点之下。参见御药院条。
病证名。即淋巴结肿大,肿大者为瘰,肿小者为疬,合称瘰疬,又名九漏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五十:“小儿身生热疮,必生瘰疬。其状如结核,在皮肉间三两个相连累也。是风热搏于气血,焮结所生也。”亦有由肝气郁结,痰湿
见痘疹专门条。
肝的系带。《灵枢·论勇》:“肝系缓,其胆不满而纵。”
闷瘄之一。系饮食不节,食积内停,以致疹难透出的证候。其症面色微黄,四肢倦怠,吞酸嗳腐,身热口燥,胸膈痞闷,甚至肚腹坚实,昏睡气急,大便不通。治宜消食透疹,用宣毒发表汤去甘草,加山楂、麦芽以消其食;莱菔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土贝母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》。即眩晕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