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漏管入通于囊也。”即穿通阴囊的漏管。相当于附睾结核所致的窦道。
解剖名。见《眼科临症笔记》。即今之泪腺,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泪腺窝中。其功能为分泌泪液。
《卫生宝鉴》卷十三方。乳香、没药、白胶香、密陀僧、红豆、白芷、大豆、川芎、赤芍药、自然铜(火煅醋淬如银为度)、瓜子仁、当归、水蛭各四两。为细末,以黄蜡为丸,弹子大,每服一丸,黄米酒煎开,病在上食后服,
病证名。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:“所谓虚火耳痈者,或因肝胆怒火遏郁,或因肾经真阴亏损,相火亢甚而发。”即耳痈之一种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螺厣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鸡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丁瓒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百效全书》卷三。即乳痈。见该条。
见仲景全书条。
骨名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辅骨上横骨下为楗。”即股骨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