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方。生山药30克,清半夏9克,山茱萸15克,生赭石18克,炒牛蒡子6克,白芍药12克,甘草4.5克。水煎服。治因吐衄不止,致阴分亏损,不能潜阳而作热,不能纳气而作喘。甚或冲气因虚上千
出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九。即眼胎赤。见该条。
指酉时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。”参十二时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SJ3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输(木)穴。位于手背第四、五掌骨间,掌指关节后方凹陷处。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,并有手背静脉网和第四掌背动脉通过。主治头痛,目赤,耳鸣,耳聋,咽喉
见成都中医学院等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。为薏苡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卫济宝书》卷上:“当决之,决而以油捻子塞之,良久乃去,可以尽毒。”即在药捻子上润以油类的使用方法。见捻子条。
即拔罐法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二:“脑疽应用方。”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小巢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卷柏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服药以治体内发生的多种病证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内者内治,外者外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