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太阴经之阴络。名关蛰。详该条。
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为天花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。为小叶金花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救偏琐言·放点证治准》。即痘疮见形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。即瘖。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牛马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垂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指生于左耳根部、形似蜂窠的瘰疬。证治见瘰疬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又名《广群芳谱·药谱》。8卷。清·刘灏著。刊于1708年。本书为《佩文斋广群芳谱》的卷93~100。共收药物720余种。系在《二如亭群芳谱·药谱》的基础上增补而成。故每种药物下标记的“原”
又名元府。即汗孔。以其细微幽玄不可见,故名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上焦不通利……,玄府不通,卫气不得泄越,故外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