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名。又名鸠尾骨。即胸骨剑突。《伤科汇纂》:“心骨一片,状如钱大,即心坎骨也。”参见鸠尾骨条。
古病名。亦称脾中风。泛指风邪入中于脾发生的证候。《太平圣惠方·治脾脏中风诸方》:“夫脾气虚弱,肌肉不实,则腠理开疏,风邪乘虚入于足太阴之经,则令身体怠惰,多汗恶风,舌本强直,言语謇涩,口面僻,肌肤不仁
【介绍】:见刘亩条。
病名。即下颌关节脱臼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五。详颊车蹉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著《养生目录》一卷。
病证名。《审视瑶函》:“此症乃时气所作”。症见眼目暴赤肿痛。属天行赤眼,详该条。
药物剂型之一。古称酒醴,现称药酒。药物浸入酒内,经过一定时间,或隔汤煎煮,滤去渣,取液服。如《素问·腹中论》的鸡矢醴,现代的虎骨木瓜酒等。
气血虚的络脉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不足则视其虚经。”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14卷,梁·甘之撰,已佚。
见《天宝本草》。为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