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中药流产

中药流产

妊娠三个月以内,因身体情况不宜继续怀孕,或适应计划生育的要求,经内服中药或外用中药等方法达到流产的目的。文献记载有关材料较多,可供参考。如:①汪嘉谟《胎产辑萃》:“妊娠羸瘦或挟疾病,脏腑虚损,气血枯竭,既不能养胎,致胎动而不牢固,终不能安者则可下之,免害妊妇,方用牛膝汤(牛膝川芎朴硝蒲黄当归桂心)。②钱峻《秘录奇方》:“用土膝根洗净用五寸长者数根,将蒂紧絷住,根头上搽麝香少许,放入阴中,一日即下,要札好,不然冲心致死。”③根心堂主人《坤道指南》退妊方:五味子三棱、文术、归尾、葶苈各等分人参少许。④根心堂主人《坤道指南》打胎方:“归尾、红花丹皮附子大黄桃仁官桂莪术各五钱,白醋糊为丸,每服三钱,黄昏一付,半夜一付,五更一付,或一付即下,不必再服。”⑤高井岐《杜氏女科辑要》:“瞿麦六两,通草、桂心各三两,牛膝、榆白皮各四两,细切,用水九升,煮取三升,去渣,分三服即下。一方无榆白皮,有天花粉四两,大能坠胎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傩(nuó 挪)之礼

    古代封建社会祭鬼神以逐疫灾的活动。始于原始社会,历代均因袭之。以后又发展成为一种娱乐的舞蹈形式或“傩戏”等戏曲活动。

  • 气门

    ①又名鬼门。即汗毛孔。汗孔是阳气散泄的门户,故称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故阳气者,一日而主外……日西而阳气已虚,气门乃闭”。②经外穴名。见《千金要方》。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,旁开3寸处。③子户穴别名

  • 痰饮胃脘痛

    病证名。指痰湿水饮所致的胃脘痛。《东医宝鉴·外形篇》:“痰饮胃脘痛。胃中若有流饮清痰作痛,腹中漉漉有声,及手足寒痛,或腰膝背胁抽掣作痛。宜用小胃丹,控涎丹,三花神祐丸,芎夏汤,加味二陈汤,加味枳术丸。

  • 培土抑木

    治法之一。即健脾疏肝。用健脾疏肝药以治疗肝旺脾虚的方法。症见两胁胀痛、不思饮食、腹胀肠鸣、大便稀溏,舌苔白腻,脉弦等。培土常用山药、苡仁、白术、茯苓等;抑木常用柴胡、白芍、佛手、青皮等。常用方如逍遥散

  • 迟缓声

    听声知病之一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语短声迟缓,肠鸣泄泻频。嘎声多不响,风热肺家因。

  • 代甲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。即代指,见该条。

  • 摩眼

    自我推拿方法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·养性》。即熨目。见该条。

  • 五味过伤

    伤食之一。见《东医宝鉴》卷四。因过食五味致伤。《医便·饮食论》:“五味入口,不欲偏多,多则随其脏腑各有所损,故咸多伤心,甘多伤肾,辛多伤肝,苦多伤肺,酸多伤脾。《内经》曰,多食咸则脉凝涩而变色;多食苦

  • 沈又彭

    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字尧峰,一字尧封。浙江嘉善人。少习举业,兼善占星医药之术。年三十,以国子生三赴省闱,皆不遇,遂闭门专攻医书,十载技成,治病辄效。有穷邻家子濒危,又彭拒富家请而为之医,邑人誉其德。乾隆

  • 内黄

   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:“热毒气在脾胃,与谷气相搏,热蒸在内,不得宣散,先心腹胀满气急,然后身面悉黄,名为内黄。”治宜选用栀子散、茵陈散、三黄散等方。参见黄疸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