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知饥而不能食的证候,多因邪结胸膈而致。《伤寒论·辨厥阴病脉证并治》:“病人手足厥冷,脉乍紧者,邪结在胸中,心下满而烦,饥不能食者,病在胸中,当须吐之,宜用瓜蒂散。”亦有因脾胃津竭而致者,《医碥》卷二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白苏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。即突起睛高。详该条。
古代眼科手术方法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用夹法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晚清医家。字樵翁。浙江鄞县(宁波)人,长于眼科,撰《眼科易秘》4卷(1876年刻成),记眼科杂证,并附歌诀,又用八卦配两目以解释眼病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黄练芽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金匮要略》。即侧柏叶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南天竹子之简称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问答》。多因饮食生冷、痰凝气阻而致。症为背、脊、手臂等处生瘤如豆,渐大如桃,无痛无痒,内有腐渣样物。即粉瘤。宜手术摘出为主。
见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。为黄蓬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