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诗词古文>岑羲生平

岑羲生平介绍

岑羲(?-713年),字伯华,南阳棘阳(今河南新野)人,唐朝宰相,中书令岑文本之孙。文昌右相岑长倩之侄。岑羲进士出身,历任太常博士、郴州司法参军、金坛令、汜水令、天官员外郎、中书舍人、秘书少监、吏部侍郎。710年(景云元年),岑羲升任右散骑常侍、同中书门下三品,不久便被罢相,出任陕州刺史。712年(先天元年),岑羲再次拜相,任同中书门下三品,后以保护睿宗之功进拜侍中,封南阳郡公。唐玄宗继位后,岑羲依附太平公主,图谋不轨,意欲作乱。713年(开元元年)七月,唐玄宗发动先天政变,诛杀太平公主党羽,岑羲伏诛。>>查看岑羲的诗词古文

轶事典故

  岑羲拜相后,兄长岑献担任国子监司业,弟弟岑仲翔、岑仲休担任州刺史,岑氏兄弟子侄数十人都官居要职。岑羲感叹道:“物极必反,我得有所戒惧啊。”但却并未因此有所黜退。

家族成员

祖父:岑文本,官至中书令。
父亲:岑曼倩,官至雍州长史。
叔父:岑长情,官至文昌右相。
兄长:岑献,官至国子司业。
兄弟:岑仲翔,官至陕州刺史。
兄弟:岑仲休,官至商州刺史。
儿子:岑敷。

生平

早期事迹

  岑羲年轻时考中进士,累迁至太常博士。691年(天授二年),宰相岑长倩被诬谋反,下狱而死。岑羲因是岑长倩的侄子,也受到牵连,贬为郴州司法参军。

  在担任金坛县令期间,岑羲因政绩突出,与弟弟长洲县令岑仲翔、溧水县令岑仲休并称江东三岑,受到宰相宗楚客的赞誉,又被江南道巡察御史荐为汜水县令。

回朝任职

  704年(长安四年),武则天命宰相举荐官员。凤阁侍郎韦嗣立便推举岑羲,并道:“只可惜他被伯父岑长倩所连累。”武则天道:“只要他有才干,就不会受到连累。”于是任命岑羲为天官员外郎。此后,刘守悌、裴惓等受到亲属牵连的官员相继获得擢升。

  705年(神龙元年),唐中宗复位,岑羲被任命为中书舍人。不久,侍中敬晖打算上表朝廷,请求降封武氏诸王,请人起草奏疏。岑羲执笔而书,言辞恳切,因此惹怒武三思,被贬为秘书少监。

  707年(景龙元年),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,失败被杀。侍御史冉祖雍趁机诬陷相王李旦与太平公主曾与太子同谋,请求中宗审问调查。岑羲与中书侍郎萧至忠上表劝谏皇帝,力保李旦与太平公主。后来,岑羲监修《中宗实录》,将此事记述下来。

  708年(景龙二年),岑羲改任吏部侍郎。当时,一同负责选官的吏部侍郎崔湜、太常少卿郑愔、大理少卿李元恭都大肆受贿,以贪腐著称。只有岑羲恪守正道,受到舆论的称赞。

担任宰相

  710年(景云元年),唐中宗驾崩,韦皇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,是为殇帝。岑羲被擢升为右散骑常侍、同中书门下三品,成为宰相,不久又持节巡抚河南道。

  不久,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,杀死韦皇后,废黜唐殇帝,拥立相王李旦为帝,是为唐睿宗。岑羲出任陕州刺史,后历任刑部尚书、户部尚书,并监修国史。

  712年(先天元年),岑羲再次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,并因此前保护睿宗的功劳,进拜侍中,封爵南阳郡公。同年八月,唐睿宗禅位于皇太子李隆基,是为唐玄宗。

  当时,太平公主权倾朝野,岑羲与窦怀贞、崔湜全都依附于她,日夜谋划作乱。宰相刘幽求和禁军将领张暐计划除掉他们,但是事情泄露,都被流放岭南。

政变伏诛

  713年(开元元年),太平公主与窦怀贞、岑羲、萧至忠、崔湜及太子少保薛稷、雍州长史李晋等人密谋,打算废黜唐玄宗,另立皇帝。

  同年七月,太平公主定于四日起兵作乱,命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、右羽林将军李慈率军闯入武德殿,又命岑羲与窦怀贞、萧至忠在南衙举兵响应。结果尚未行动,消息便已泄露。

  唐玄宗与岐王李范、薛王李业、宰相郭元振商议后,命龙武将军王毛仲率军由武德殿进入虔化门,斩杀常元楷、李慈,并闯入朝堂,擒斩岑羲、萧至忠。岑羲死后,家产也被抄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邵清甫

    唐豫州汝南人。武周久视元年,中拔萃出类科,授雍州万年尉。中宗景龙间,在京师,有应制诗。玄宗开元十三年,为台州刺史。又曾为都官郎中。

  • 杨绍基

    杨绍基,字履亭。回族,益都人(山东省青州市)。清.嘉庆三年举人。曾任浙江永康县县令、河南南召县县令等职。明朝进士嘉靖南阳知府杨应奎族人。南召瘠邑,绍基以慈爱安静为治,百姓乐之;在灾荒年月,用自己的俸钱赈济灾民,积极救灾;捕捉巨盗,远近称快。咸丰八年卒,享年八十五岁。著有《履亭文稿》二卷,并补编段赤亭的《益都先正诗丛钞》等。

  • 冯梦龙

    冯梦龙(1574-1646),明代文学家、戏曲家。字犹龙,又字子犹,号龙子犹、墨憨斋主人、顾曲散人、吴下词奴、姑苏词奴、前周柱史等。汉族,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,出身士大夫家庭。兄梦桂,善画。弟梦熊,太学生,曾从冯梦龙治《春秋》,有诗传世。他们兄弟三人并称“吴下三冯”。

  • 朱载震

    湖北潜江人,字悔人。官石泉知县,有循声。有《东浦集》。

  • 黄滔

    黄滔(840~911),字文江,莆田城内前埭(今荔城区东里巷)人,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,被誉为“福建文坛盟主”、闽中“文章初祖”。《四库全书》收《黄御史集》10卷,附录1卷。

  • 简长

    释简长,沃州(今河北赵县)人。九僧之一(《清波杂志》卷一一)。今录诗十九首。

  • 白胤谦

    白胤谦(1605年—1673年),字子益,号东谷,山西省阳城县人,明朝进士、清朝政治人物。明朝崇祯十六年(1643年),登进士,改庶吉士。入清后历任高官,康熙二年(1663年)致仕,康熙二年(1663年)五十九岁,染微疾,便遽求致仕。康熙十二年(1673年)卒,年六十九岁。

  • 王湾

    王湾(约693年—约751年),字号不详,唐代诗人,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。玄宗先天年间(712年)进士及第,授荥阳县主簿。后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,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,书成之后,因功授任洛阳尉。王湾“词翰早著”,现存诗10首,其中最出名的是《次北固山下》。

  • 卫准

    一作卫单。生卒年、籍贯皆不详。大历五年(770)登进士第,见《唐诗纪事》卷六三、《登科记考》卷一〇。工诗,张为《诗人主客图》列其为清奇雅正主李益之及门。《全唐诗》存断句2联。

  • 高珩

    高珩(一六一二年至一六九七年),始祖高全十世孙,字葱佩,号念东,晚号紫霞道人,山东淄川人。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年,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,年八十六岁。明崇祯十六年(公元一六四三年)进士。选翰林院庶吉士。顺治朝授秘书院检讨,升国子监祭酒,后晋吏部左侍郎、刑部左侍郎。珩工诗,体近元、白,生平所著,不下万篇。著有《劝善》诸书及《栖云阁集》。有《栖霎阁诗》十六卷,为赵执信所编;拾遗三卷,为宋弼所辑,《四库总目》并传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