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诗词古文>归庄生平

归庄生平介绍

归庄(1613~1673),明末清初书画家、文学家。一名祚明,字尔礼,又字玄恭,号恒轩,又自号归藏、归来乎、悬弓、园公、鏖鏊钜山人、逸群公子等,昆山(今属江苏)人。明代散文家归有光曾孙,书画篆刻家归昌世季子,明末诸生,与顾炎武相友善,有“归奇顾怪”之称,顺治二年在昆山起兵抗清,事败亡命,善草书、画竹,文章胎息深厚,诗多奇气。有《玄弓》、《恒轩》、传世者名《归玄恭文钞》、《归玄恭遗著》。>>查看归庄的诗词古文

生平

  归庄,入清后更名祚明或称归藏、归乎来、归妹,字玄恭,或署元公、元功、悬弓、园公,又字尔礼、铁虎,号恒轩,又号己斋,既为僧,自署普明头陀,又署圆照或鏖鏊钜山人,又尝自称逸群公子、逐花狂客等。归庄对自己的字号,颇有戏谑之谓:“归子名庄,字元公,别号鏖鏊钜山人,平生名字号屡更,以十数计,今名从其旧,字从其新,号从其怪者云。”

  归庄出身书香门第,祖父为隆庆时南京大理寺丞、后人赞其散文为“明文第一”的归有光。父亲归昌世,为昆山三才子之一,书法晋唐,善草书,兼工印篆,擅画兰竹。归庄自幼受诗书熏陶,为诸生时,即博览群书,下笔数千言不止,工诗文散曲,擅画竹石,尤精于书法,狂草功力更深,时人以为绝伦。归庄与同里顾绛(顾炎武)学行相推许,俱不谐于俗,时有“归奇顾怪”之目。十七岁时与顾绛一同参加复社,后又参加惊隐诗社。崇祯十三年(1640)以特榜被召,鉴于国事日非,辞不赴。

  其兄归尔德,名昭,官至同知,贤明有政声。归昭勤王时,参史可法幕府,弘光元年(1645)四月,扬州为清军所陷,尔德于西门浴血奋战,壮烈牺牲。叔继登,亦在长兴遇害。归庄闻耗,不辞险阻,赴汤蹈火,往收两人遗骨而归。清兵又攻江南,昆山知县出走,县丞阎茂才代知县,下剃发令,士民大哗。归庄鼓动群众杀阎茂才,闭城拒守,七月城破,死者四万余人,嫂陆氏、张氏俱殉节,其父亦相继卒。归庄被指名搜捕,亡命他乡,未几,潜返乡里,削发为僧,称普明头陀。后来顾绛改名“炎武”,归庄则改名“祚明”,以示志向。

  顺治九年(1652),应万年少之聘,到淮阴任教,暗中与顾炎武联系谋抗清。次年归庄“泣血负土”,归葬三世七人于新地,另有仲兄尔德随史可法战死扬州,尸骨无存,为其立衣冠冢。又筑茅庐于墓侧居处,自题一联于堂上:“两口居安乐之窝,妻太聪明夫太怪;四邻接幽冥之宅,人何寥落鬼何多。”他家茅庐柴门破烂不能掩闭,椅子缺腿少面以绳纬索,却又自撰归庄居室联,云:入其室,空空如也;问其人,嚣嚣然曰。归庄在乱世中的唯一慰藉是有一位知心的妻子,感情甚笃。他曾把内室署名为“推仔楼”,人不解其意,问之,答云:“才子佳人合抱也(按,“推仔”二字拆开,是“才子佳人”四字)”。归庄为了表示和新朝划清界限,甚至将自已的居所命名为“己斋”,以示抗拒。“己斋”乃是“己之斋也”,亦即是“我之所居”的意思。归庄指这样命名自己的居所,是“不得已而寓其意”,与何晏(190~249)於魏宫之中,画地自处,命名为“何氏之庐”,以区别於外面非何氏之土的用意一样。

  万年少死后,归庄回昆山隐居,卖书画为生,拒不仕清,野服终身。后遭母丧,继而长子外出谋生,不知所终。“其秋传凶问,不详地与日”,遂愈癫狂,每日“纵酒狂歌,长篇短咏,挥洒淋漓”,往来湖山,谈忠义者以庄为归。晚年寄食僧舍,非素交虽厚不纳。好友顾炎武此时远游北方、奔走王事,归庄每念及故友,不胜唏嘘,写信言道:“昔柳子厚之窜于南方,怀其祖先不若马医畦之鬼,无享岁时之祭,君独无邱墓之思乎?”然参商两地,两人终未再见一面。归庄晚年致力于汇刻曾祖《归有光全集》,康熙十二年(1673)未竟而卒,卒年六十一。归庄在逝世那年的元旦,作了一首诗,诗说:常年元日五更兴,多病衰翁兹未能。名姓不劳通邑里,豆觞并免召亲朋。山头爆竹豪家事,天上风云稔岁徵。甲子重逢怀感叹,平生壮志竟何凭?”用“甲子”纪年,不用清朝的年号,亦了却了归庄作为明遗民的心愿。

  顾炎武在山东章丘获知归庄死讯,特在桑家庄设坛致祭,写下《哭归高士》诗四首悲悼。后人在诠释“归奇顾怪”时说:“先生(指顾炎武)北游后已不复怪,庄虽里居而晚节益奇。”

文学成就

  归庄的诗文,以反对清朝统治、富有民族气节之作为主体。诗有质朴明畅、直抒胸臆的,如《古意十二首》、《卜居十四首》、《己丑元日四首》、《观田家收获三首》等;有工整绵丽的,如《归庄集》 《落花诗十二章》、《落花诗又四首》。吴伟业评其《落花诗十二章》说:“流丽深雅,得寄托之旨,备体物之致。”宋琬评:“以磊落崎□之才,为婀娜旖旎之词,兴会所至,犹带英雄本色。”(均见《归庄集》附录)散文亦酣畅雄恣,有强烈的感情,《送顾宁人北游序》、《书先太仆全集后》、《书欧阳公泷冈阡表后》、《敬亭山房记》、《归氏二烈妇传》、《两顾君大鸿、仲熊传》、《杨忠烈公传》、《书义盗事》等可为代表。归庄还有一篇《万古愁曲》,评论历代史事,悲痛明朝灭亡,斥责明朝官吏的误国,抒写自己隐居不仕的志向,极嬉笑怒骂的能事,也很著名。

  所著《恒轩诗集》12卷、文集《悬弓集》30卷、《恒轩文集》12卷,皆亡佚。后人辑有《玄恭文钞》、《归玄恭文续钞》、《归玄恭遗著》等。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(现上海古籍出版社)搜集各种辑佚本和一部分归氏手写稿本,编成《归庄集》印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雱

    王雱(1044-1076年),字元泽,北宋临川人(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),文学家,道学、佛学学者。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王安石之子。世称王安礼、王安国、王雱为“临川三王”。

  • 许仲礼

    许仲礼,字礼,号则敬。为人豪爽,广交好友,博学多识,著作颇丰。为官清廉,深受当地人民爱戴,后死于安逸,在相关史料中有关于他的记载。

  • 王元粹

    金平州人,字子正,初名元亮。弱冠作诗便有高趣。哀宗正大末,为南阳酒官。遭乱,流寓襄阳。后北归,寄食燕中。年四十余卒。

  • 周存孺

    生平不详。《全唐诗逸》收诗2句,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《千载佳句》卷下。

  • 黄公望

    黄公望(1269-1354),元代画家。本姓陆,名坚,汉族,江浙行省常熟县人。后过继永嘉府(今浙江温州市)平阳县(今划归苍南县)黄氏为子,居虞山(今宜山)小山,因改姓黄,名公望,字子久,号一峰、大痴道人。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,兼修李成法,得赵孟頫指授。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,简淡深厚。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,世称“浅绛山水”。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,气韵雄秀苍茫,与吴镇、倪瓒、王蒙合称“元四家”。擅书能诗,撰有《写山水诀》,为山水画创作经验之谈。存世作品有《富春山居图》、《九峰雪霁图》、《丹崖玉树图》《天池石壁图》等。

  • 德容

    德容,嘉善人,朱氏女,原名又贞,同县张我仆室。有《璇闺诗》、《猗兰》、《幽恨》、《归云》等集。

  • 杨炯

    杨炯(650年-692年),汉族,弘农华阴(今属陕西)人,排行第七;唐朝诗人,初唐四杰之一。显庆六年(公元661年),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,上元三年(676年)应制举及第,授校书郎。后又任崇文馆学士,迁詹事、司直。垂拱元年(685年),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。天授元年(690年),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。如意元年(692年)秋后改任盈川县令,吏治以严酷著称,卒于任所。因此后人称他为“杨盈川”。

  • 周青

    周青,字木君,荆溪(今宜兴)人。有《柳下词》一卷,族孙周济作序。

  • 沈蔚

    沈蔚(?~?)宋代词人,字会宗,吴兴(今浙江吴兴)人,生平不详。《全宋词》存词22首。

  • 周震荣

    (1730—1792)浙江嘉善人,字青在,一字筤谷。乾隆十七年举人。授江南青阳知县,移合肥,坐事罢去。再起直隶清苑县丞,迁永清知县,擢永定河南岸同知。好读书,购书都市,兼车累箧。工诗。尝助修《永清县志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