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诗词古文>李纯甫生平

李纯甫生平介绍

(1185—约1231)金弘州襄阴人,字之纯。初工词赋,后治经义。章宗承安二年经义进士。两次上疏,策宋金战争胜负,后多如所料。荐入翰林。宣宗时,不受权相术虎高琪荐擢,以母老为辞,官至京兆府判官。学术文章为后进所宗。中年即无仕进意,旋即归隐,日与禅僧士子游,以文酒为事。虽沉醉,亦未尝废著书。有《中庸集解》、《鸣道集解》等。>>查看李纯甫的诗词古文

人物生平

  李纯甫的祖父李安之为西京(大同)进士第一名,父亲李采担任过益都(今山东济南)知府。李纯甫自幼聪敏,初习词赋,后攻经义,少年时曾作《矮柏赋》,以诸葛亮、王猛自期。金章宗承安二年(1197)中进士,作文好效法《庄子》、《列子》及《左传》、《战国策》,在金朝文坛很有影响,又喜兵法。金章宗南下伐宋,他两次上疏策对胜负,金章宗特别惊奇,将上疏文本送至军中,战果多如其所料。金朝宰相喜爱他的文章,举荐他到翰林院。蒙古兴起,他曾向金朝廷上疏论时事,未被理睬。金宣宗为避蒙古围困,迁都汴京(今河南开封),他随从南迁,二入翰林院,授任尚书左司都事。当时,丞相高琪专权,李纯甫知其必然不得善终,就以母亲年龄大为由,辞官而去。不久,高琪被诛,李纯甫三入翰林院,管科举之事。金哀宗正大八年(1231)逝于京兆府判官任上,时年47岁。

  纯甫与赵秉文、刘从益、雷渊、李献能、李献卿、刘祖谦等交游,或谈儒佛异同,或论文作诗。为文法庄周、列御寇、左氏、战国策,尚奇怪。嗜酒如命,未尝一日不饮,未尝一日不醉。眼花耳热之际,谈锋甚健,如倾江河,无有穷竭。啸歌袒裼,出礼法外,人称“中州豪杰”。喜佛学,与禅僧士子来往,力探奥义,取儒道两家书,牵引杂说,错综诸经,著为别解。

轶事典故

  纯甫爱论军事,有慨然激奋的济世心胸。由于仕途不达,中年益纵酒自放,得官不做,旋即归隐,常纵酒自放,惟以文酒为事,啸歌袒裼,不鞠礼法。有人以酒招其,不择贵贱,招之必至,至之必饮,饮之必醉,常数月终日饮酒沉醉于酒中。然而,虽沉醉亦未忘著书。文宗庄周,行动恣意放纵,谈笑怒骂,粲然皆成文理,有“中州豪杰”之称。

  甫天资喜士,后进有一善,极口推称,一时名士,皆由公显于世,又与之拍肩称汝尔,志年齿相似。教育抚摩,恩若亲戚,故大夫多归,时号为当世龙门,尝曾作《屏山居士传》自赞云:“躯干短小而芥视九州,形容寝陋而蚁虱公侯。语言蹇吃而连环可解,笔札讹凝而挽回万牛。宁为时所弃,不为名所囚。是何人也耶,吾所学者,净名庄周。”

  纯甫喜以俳谐怒骂入诗,《归潜志》卷九曰:“李屏山视赵闲闲为丈人行,盖屏山父与赵公同年进士也。然赵以其才,友之忘年。屏山每见赵致礼,或呼以老叔,然于文字间未尝假借;或因醉嫚骂,虽愠亦无如之何。其往刺宁边,尝以诗送,有云:‘百钱一匹绢,留作寒儒裩。’讥其多为人写字也。又云:‘一婢丑如鬼,老脚不作温。’讥其侍妾也。又《送王从之南归》有云:‘今日始服君,似君良独难。惜花不惜金,爱睡不爱官。’亦一时戏之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与敬

    福州人,号秋崖。少游湖海,参访高真,留雷州,武宗至大二年奉旨还武夷山护冲祐观。

  • 李朴

    李朴(1063-1127)字先之,虔州兴国迳口(今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凤冈村)人。生于宋仁宗嘉祐八年,卒于高宗建炎元年,年六十五岁绍圣元年,(公元一〇九四年)登进士第。移西京国子监教授。程颐独器许之。移虔州教授,以尝言隆佑太后不当废处瑶华宫,忌者欲挤之死,朴泰然无惧色。徽宗即位,召对,言甚切直。蔡京恶之,复以为虔州教授;又罢为四会令。钦宗在东宫,闻其名;及即位,除著作郎,半岁凡五迁。高宗初,除秘书监,未至卒。追赠为宝文阁待制。朴著有《章贡集》二十卷,《宋史本传》及丰清敏遗事并传于世。

  • 王闿运

    王闿(kǎi)运(1833—1916)晚清经学家、文学家。字壬秋,又字壬父,号湘绮,世称湘绮先生。咸丰二年(1852)举人,曾任肃顺家庭教师,后入曾国藩幕府。1880年入川,主持成都尊经书院。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、衡州船山书院、南昌高等学堂。授翰林院检讨,加侍读衔。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。著有《湘绮楼诗集、文集、日记》等。

  • 王德

    (?—548?)西魏代郡武川人,字天恩。少善骑射,以战功封深泽县男。贺拔岳被杀,德以拥宇文泰功,加征西将军、平凉太守。又以奉迎北魏孝武帝西迁功,进封下博县伯,行东雍州事,赐姓乌丸氏。累从宇文泰征伐有功。西魏文帝大统十四年,官泾州刺史。卒官,谥献。

  • 完颜璹

    完颜璹(1172-1232)本名寿孙,字仲实,一字子瑜,号樗轩老人。金世宗孙,越王完颜永功长子。「天资雅重,薄于世味」(《中州集》卷五),累封密国公。天兴元年(1232)蒙古军攻金者汴梁,围城中以疾卒,年六十一。《金史》卷八五附传永功。璹博学有俊才,喜为诗。平生诗文甚多,自删其诗存三百首,乐府一百首,号《如庵小稿》诗词赖《中州集》以传。周泳先《唐宋金元词钩沉》辑为《如庵小稿》一卷,凡九首。元好问推为「百年以来,宗室中第一流人也」(《中州集》卷五)。多写随缘忘机、萧散淡泊意绪。况周颐称其「姜史、辛刘两派,兼而有之」(《惠风词话》卷三)

  • 陈君用

    元延平人,字子材。少负气,勇猛过人。红巾军入闽,为南平县尹,募兵导官军复建阳、浦城等县,累官权同知副都元帅。引兵至连江,与红巾军激战,中枪死。

  • 宝鋆

    宝鋆(1807年-1891年),字佩蘅,索绰络氏,满洲镶白旗人,世居吉林。道光十八年进士,授礼部主事,擢中允,三迁侍读学士。咸丰时曾任内阁学士、礼部右侍郎、总管内务府大臣。同治时任军机处行走,并充总理各国事务大臣、体仁阁大学士。与恭亲王奕訢、瓜尔佳·文祥等自同治初年当枢务,洋务运动时期中央的主要领导者之一,造就同治中兴。光绪年间晋为武英殿大学士。卒谥文靖,入祀贤良祠。

  • 宋九嘉

    (?—1233)金夏津人,字飞卿。少入太学,为文有奇气。卫绍王至宁元年进士。历蓝田、高陵、扶风、三水四县令,有能名。入为翰林应奉,以病辞官。

  • 薛昭蕴

    薛昭蕴,字澄州,河中宝鼎(今山西荣河县)人。王衍时,官至侍郎。擅诗词,才华出众。《北梦琐言》:薛澄州昭蕴即保逊之子也。恃才傲物,亦有父风。每入朝省,弄笏而行,旁若无人。好唱《浣溪沙》词。

  • 李焕

    李焕,字仲文,小字丑瑰,北魏官员,赵郡平棘人。李焕,中书侍郎李盛兄弟隆的后裔。李焕有才干,与郦道元一同为李彪所知。恒州刺史穆泰占据代都而谋反,书侍御史李焕与任城王元澄审问查究他。李焕先驰马到州,宣旨晓谕,于是拘捕穆泰等人。景明初年,齐豫州刺史裴叔业用寿春之地归附,李焕以司空从事中郎为军司马,与杨大眼、奚康生等人迎接,从而执掌扬州事,赐爵容城伯。到荆蛮骚动,敕令李焕兼任通直散骑常侍慰抚他们,投降的有一万多家。任梁州刺史。当时武兴氐杨集起起兵叛逆,诏令李焕代任平西将军,督偏将大败集起的军队。又击败秦州叛贼吕苟儿,以及斩杀氐王杨定。返回朝廷,生病去世,赐赠幽州刺史,谥号为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