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诗词古文>姚勉生平

姚勉生平介绍

姚勉(1216~1262),乳名二郎,学名冲,因避讳改名勉,字述之、成一,号蜚卿、飞卿,古天德乡(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)灵源村人。宋嘉定9年(1216)生,初生时,曾被弃之山野雪地,故其成年后自号“雪坡”以志不忘。>>查看姚勉的诗词古文

性格品行

  姚勉为人正直,刚正不阿。宝祐4年(1256),奸相丁大全委派其同党袁玠为九江制置副使,造成江防危机,朝野上下怨声鼎沸,太学生陈宗等伏阙上书进行揭露、抨击,遭到丁大全及其同党打击陷害。姚勉时任秘书省正字,官阶并不高,但他全然不顾个人安危,挺身而出上书弹劾丁大全、袁玠等,指控丁大全等“朋奸罔上”,规劝宋理宗予以严究以伸国法,整个朝野为之震动,然而姚勉也因之被罢官。开庆元年(1259),丁大全终于下台,吴潜入相,姚勉召为校书郎兼沂靖王府教授,太子舍人,时逢忽必烈攻鄂州,奸臣贾似道派心腹入元营求和并称臣纳贡,后又加官右丞相。于是姚勉借与太子讲《周易》之机,针砭贾似道,遭贾似道罢黜。姚勉在其为官任上,两次斗奸相,也两次被罢官,然而其忠耿却受到朝野称赞。方逢辰称他“磊落有奇节”,文及翁称其“愤世嫉邪,排奸指佞,磊磊落落”、“生而存,不随死而止”。

  姚勉在吴潜病逝后,杜绝了仕途之心,从此闭门读书,为后人留下了《雪坡文集》这份宝贵文化遗产。

人物评价

  姚勉的诗作文辞典雅,韵律优美,富于很强的人民性;其文则以风格古朴、文辞犀利、论理透彻见长。方逢辰曾赞其文“如长江大河,一泻千里”,并将其与高安的胡仲云、刘元高、和新昌的黄梦元称为“锦江四俊”,姚勉与汉之梅福、晋之陶渊明并称宜丰三大先贤,并建“三贤祠”祀之。姚勉具有很高的政治见解,初次与宋理宗廷对时,“言朝政纲领,惟在用人、听言,兼及守帅数易之弊。群小闻者侧目。”(见胡思敬《盐乘》);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对其文评价道:“观其所上封事、奏札以及廷对诸篇,论时政之谬、辨宰相之奸,皆侃侃而不阿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蔡国琳

    蔡国琳(1843~1909),字玉屏,号春岩、遗种叟。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人。国琳九岁能诗,咸丰八年(1858)十六岁入泮,同治二年(1865)廿三岁补廪生。同治十三年(1874)偕宜兰进士杨士芳、台南举人王蓝玉等人禀请当局修建延平郡王祠。光绪八年(1882)中举,与林纾同榜。光绪十六年(1890)以乡试第三名授国史馆校尉,遇缺即用。归籍返台先后担任澎湖文石书院、台南蓬壶书院山长,并补用育婴堂及恤嫠局主事。

  • 赵进美

    (1619—?)明末清初山东益都人,字嶷叔,一字韫退,号清止。明崇祯十三年进士。清康熙间官至福建按察使。诗清真绝俗。有《清止阁集》。

  • 姚文奂

    [元](约公元一三五o年前后在世)字子章,自号娄东生,昆山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元惠宗至正十年前后在世。聪明好学,过目成诵,博涉经史。家有野航亭,人称姚野航。辟浙东帅阃掾。文奂工诗,与顾瑛、郭翼等相唱和,著有野航亭稿《元诗选》传于世。

  • 朱培源

    朱培源,字怡云,新阳人。同治癸酉拔贡,官靖江训导。有《介石山房遗集》。

  • 袁奭

    北齐陈郡人,字元明。南朝梁永嘉王萧庄时为侍中,奉使于北齐。庄败,留于北齐,为琅邪王高俨大将军咨议。以文学称于时,后主(高纬)时,待诏文林馆,迁太中大夫。

  • 善学

    善学(1307-1370),元末明初江苏吴县龟山光福寺僧,字古庭,俗姓马,吴郡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十七岁出家,受《华严经》于林屋清公,精研贤首疏钞。学问精深,融贯诸家,是极负盛名的元明两代华严宗高僧。洪武初,因本寺输赋违期而流徙江西赣州,行至安徽池阳马当山时病逝。归葬光福寺,大学士宋濂为之作塔铭。

  • 邹迪光

    常州府无锡人,字彦吉,号愚谷。万历二年进士。官至湖广副使。年四十,罢官。工诗画,卒年七十余。有《郁仪楼集》、《调象庵集》、《石语斋集》、《文府滑稽》。

  • 朱道人

    朱道人(?~一一八七),原为当涂县弓手。孝宗乾道初学道浪游,淳熙十四年卒。事见《夷坚三志》壬卷第七。

  • 赵志科

    赵志科,海南文昌人。明世宗嘉靖十年(一五三一年)举人。以母老不仕。清道光《琼州府志》卷三四有传。

  • 任昉

    任昉(460年-508年),字彦升,小字阿堆,乐安郡博昌(今山东省寿光市)人。南朝文学家、方志学家、藏书家,“竟陵八友”之一。十六岁时,被刘宋丹阳尹刘秉聘为主簿,后被朝廷征召,任太常博士、征北行参军。永元末年,任司徒右长史。梁高祖萧衍即帝位后,任命任昉为黄门侍郎,接着又升任吏部郎中。天监二年(503年),出任义兴太守。此后先后出任吏部郎中、御史中丞、秘书监、领前军将军。天监六年(507年)春,出任宁朔将军、新安太守。天监七年(408年),任昉在任上去世,终年四十九岁。追赠太常卿,谥号“敬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