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郁(1184-1275)字仲文,号藏一。江西临川人。陈世崇之父。并称“临川二陈”。南宋著名诗人。文学优异。卒于德佑元年,年九十二。事迹约略见于其子世崇所撰《随隐漫录》。工诗词。他的词婉转隐喻,但情调高亢,宣扬爱国思想,系南宋词坛辛派词人。著有《藏一话腴》4卷,收入《四库全书》子部杂家类。《全宋词》辑其词四首。事见清同治《崇仁县志》卷八。
>>查看陈郁的诗词古文猜你喜欢
- 朱永龄
朱永龄,字眉子,号待园,单县人。官富阳知县。有《待园遗编》。
- 周浩
周洁,或作周浩,与钟嗣成同时代人。生平不详。其散曲仅存一首,为赞钟氏《录鬼簿》所作。
- 李黼
(1298—1352)元颍州人,字子威。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第一,授翰林修撰。累官宣文阁监书博士,兼经筵官。至正十年,授江州路总管。十二年,拜江西行省参政,行江州、南康等路军民都总管。红巾军破江州时,巷战死。谥忠义。
- 赵大佑
(1510—1569)浙江太平人,字世胤,号方厓。嘉靖十四年进士。授凤阳推官,擢御史,官至南京兵部尚书。有《燕石集》。
- 崔护
崔护(772年—846年),字殷功,唐代博陵(今河北定州)人,生平事迹不详,唐代诗人。公元796年(贞元十二年)登第(进士及第)。公元829年(太和三年)为京兆尹,同年为御史大夫、广南节度使。其诗诗风精练婉丽,语极清新。《全唐诗》存诗六首,皆是佳作,尤以《题都城南庄》流传最广,脍炙人口,有目共赏。该诗以“人面桃花,物是人非”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,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,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。
- 龙大渊
龙大渊(?~1168),高宗绍兴三十年(1160与曾觌同为建王内知客。孝宗即位,为宜州观察使、知閤门事,兼皇城司,历昭庆军承宣使、宁武军节度使(《宋会要辑稿》职官五一之二三、仪制一一之二一),出为浙东总管。乾道四年卒。
晏婴晏婴(?—前500年),姬姓(一说子姓),晏氏,字仲,谥“平”,史称“晏子”,夷维(今山东省高密市)人,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外交家。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。齐灵公二十六年(前556年)晏弱病死,晏婴继任为上大夫。历任齐灵公、庄公、景公三朝,辅政长达50余年。以有政治远见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。他聪颖机智,能言善辩。内辅国政,屡谏齐王。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,又坚持原则性,出使不受辱,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。齐景公四十八年(前500年),晏婴去世。其思想和轶事典故多见于《晏子春秋》。
方以智方以智(1611—1671),明代著名哲学家、科学家。字密之,号曼公,又号鹿起、龙眠愚者等,汉族,安徽桐城人。崇祯13年进士,官检讨。弘光时为马士英、阮大铖中伤,逃往广东以卖药自给。永历时任左中允,遭诬劾。清兵入粤后,在梧州出家,法名弘智,发愤著述同时,秘密组织反清复明活动。康熙10年3月,因“粤难”被捕,十月,于押解途中自沉于江西万安惶恐滩殉国。学术上方以智家学渊源,博采众长,主张中西合璧,儒、释、道三教归一。一生著述400余万言,多有散佚,存世作品数十种,内容广博,文、史、哲、地、医药、物理,无所不包。
陵希惠希惠字季和,宛陵人。
周震周震,字来叔,闽县(今福建福州)人。孝宗淳熙八年(一一八一)进士。光宗绍熙三年(一一九二),知惠安县(明嘉靖《惠安县志》卷一一)。宁宗庆元间知建宁府(明嘉靖《建宁府志》卷五)。开禧元年(一二○五)以枢密院编修官兼国史院编修、实录院检讨。二年,迁大宗正丞。事见《南宋馆阁续录》卷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