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iū
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词典》 注云: “以官名为姓氏。(据《万姓统谱》)古代官名有五鸠。‘祝鸠氏,司徒也; 雎鸠氏, 司马也; 鳲鸠氏, 司空也; 爽鸠氏,司寇也; 鹘鸠氏,司事也。五鸠鸠民者也。’(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)南北朝有鸠酧罗。” ②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则称: “为鸠夷氏所改。” 不知其所本。(按:“鸠夷” 乃宋微子之后。若此,则此鸠当系出子姓。)

猜你喜欢

  • 吴奇

    读音:Wúqí【综】 彝族姓,其先为黑彝。四川大凉山地区有此姓(132,208)。

  • 布爾柱特

    读音:Bù’ěrzhùtè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马甲西木保之妻为布尔柱特氏(260)。又,清正白旗蒙古闲散鄂勒济拜之妻为补尔珠特氏(260),〔补尔珠特〕似即布尔柱特之异译。

  • 莽努特

    读音:Mǎngnǔtè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氏。清顺治时都统阿赖姓此氏。”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莽那特”,姑兼收以备考。

  • 巴雅特

    读音:Bāyǎtè蒙古族姓氏。本部落名,或以部为氏,后或改单姓“巴”。盖取巴雅特氏之首音谐“巴” 以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。

  • 读音:Yǔ禹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自大禹。二是以国为姓,源自妘姓。春秋时有妘姓诸侯国鄅国,其后代子孙以国为姓,后去邑旁为禹,表示亡国,称禹氏。现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禹姓人分

  • 子人

    读音:zǐ rén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郑穆公之弟语,字子人,为大夫,其孙九,以王父字为氏(7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郑子人九之后也,亦为子氏。”

  • 读音:xiòng湖广松滋县有敻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读音:Nǎo【综】 脑解,南北朝时梁国江东太守,见《江醴陵集》(2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元代有脑忽。

  • 公鉏

    读音:gōng chú【源】 春秋时鲁季悼子庶兄公弥,字公,后以字为氏(11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据《姓觿》云: “鲁季悼子庶兄公弥字公鉏, 后

  • 读音:biàn【源】 ①古有弁国,见《国名纪》。一说,��国之后,去邑为弁氏(17)。②与卞同,以地为氏(60,62)。一说,弁或即弁山,在今浙江湖州西北18里,毗连长兴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