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kǒu【源】 ①同州口氏本白室羌之姓(9)。②口引氏所改(60,62)。【望】 雁门(17,418)。【布】 唐时同州(今陕西大荔),有此姓(6,9,12,17)。今甘肃永昌(392)、泾川黑河
读音:dàng出子姓,宋桓公御说生公子荡,其孙以王父字为氏。(见《姓考》)宋桓公子荡生公子寿,寿生意诸,以王父字为氏,故为荡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Wèng【源】见《正字通》(86)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 【变】今亦俗作〔瓮〕。 【布】河北隆化(344)、山西汾阳(278)、河南镇平(62)、息县(302)、台湾台北、台中(68,261)
读音:téng fén【综】颛顼娶滕濆氏,见《大戴礼·帝系篇》(60,62,63)。亦作〔滕坟〕(60,62)、〔滕〕(86)、胜奔(69)、〔腾奔〕(63)。历史上罕
读音:Xū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芋尹之后有芋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【望】 楚郡(17,418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四川武胜(321)、山西交城(350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台湾台北、台中、
读音:Kùnmòzhǎng唐代南方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据《唐书·南诏传》云: “骠国,其王姓困没长,名摩罗惹。”
读音:Yìqíjīn【源】 高车部十二姓中有异奇斤氏(11,27,44,60,70)。自谓炎帝之裔参卢之后(60)。【变】 ①亦作奇斤(27)。〔异其斤〕(8,17)。②后改为异氏(60,62)。历史
读音:Luōyí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亦作〔啰哆〕(31)、〔罗伊〕(24,63)。【人】 啰思忠,西夏武节大夫(31)。
读音:Xīshílú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后或改为索卢氏; 或改为单姓“卢”。或作“奚斗卢”、“悉什卢”、“奚计卢”。
读音:Zhèwáng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本姓王,乐浪人。远祖罴,后魏伏波将军,镇武川,赐姓柘王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