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Lù

陆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,一是以国名为姓,出自陆浑国。春秋时有一国名为陆浑国(今河南嵩县),后被晋国所灭,陆浑国遗民遂以陆为姓。二是以封地为姓氏,源于妫姓,战国时齐宣王少子通,被封于平原县陆乡,因此以陆为姓氏,这是山东陆氏的起源。三是出自少数民族改姓,南北朝时期鲜卑有复姓步陆孤氏,迁至洛阳后改为陆氏。

陆姓发源于山东,并以山东为中心向四周迁徙。步陆孤氏改为陆姓,以河南洛阳为郡望,成为陆姓的又一大繁衍主流。陆姓较早便迁居南方,据载,西汉时陆通后裔陆烈任吴县(江苏省)令,迁豫章(今江西南昌)都尉,其子孙留居吴县,发展成为当地望族,治为吴郡,并尊陆烈为开基始祖。后来,吴郡陆姓又进一步分衍出颍川支、荆州支、丹徒支、乐安支、鱼圻支、太尉支等,遍布河南、湖南、江苏、山东等省份,其中颍川支后来发展为当地望族。

陆姓历史人物有三国时吴名将陆逊,击败关羽,重创刘备。唐代著名的茶道专家陆羽,一生的嗜好喝茶,对茶道有很深研究,人称“茶神”,著有《茶经》。宋代陆游,著名的诗人、学者。在政治上坚决抗金,晚年退居家乡,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变,一生创作诗歌无数,多抒发政治抱负。反映人民疾苦。《示儿》为广为传唱之作。

陆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九十八位。


出妫姓,田完裔孙齐宣王少子通,封于平原般县陆乡,因以为氏。(见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)

齐后有大陆氏,后因姓。(见《正字通》)

步陆孤氏改为陆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
▲<晋>陆机,辞赋家。<南朝宋>陆探微,吴人,画家。<宋>陆游,山阴人,诗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zuǎ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,60)。史官纂述者之后(60,62)。【布】 唐时义兴(故治在今江苏宜兴)有此姓(6,60)。今台湾高雄、屏东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纂严,汉高祖时

  • 邛叔

    读音:Qióngshū【源】 周大夫邛叔之后,见《元和姓纂》(17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卭叔〕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亦载

  • 读音:Piào【源】 夷姓,见《姓觽》(17)。【望】 滇池(17,418)。【人】 骠旁,唐时东蛮丰琶大鬼主(436)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《姓氏解纷》云: “骠,滇池族。” 《

  • 乞扶

    读音:Qǐfú【综】 北魏孝文帝时改乞扶为扶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,17,27,70)。一说即乞伏氏之异译(70)。【人】 乞扶莫干,北魏末代北胡民,破那县,杀太守(27,24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

  • 读音:zǎn以地为氏。脩武县西北有攒城。(见《左传·杜预注》)

  • 偰伯

    读音:xiè bó【综】 偰伯寮巡,元时山东单州守,见《单县志》(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元有偰伯寮逊。单州守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牽之伏

    读音:Qiānzhīfú【源】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,以部为氏(425)。

  • 读音:jù宋微子后有据氏。(见《潜夫论》)据成,玉田人,宣德中漏刻博士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伊塔拉

    读音:Yítǎlā【综】 清满洲正白旗中有此姓(259)。

  • 鄧基勒

    读音:Dèngjīlè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笔帖式赛住之妻为邓基勒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