鋸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、江西之新余等地有分布。武清等地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、江西之新余等地有分布。武清等地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óngguǒl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崇果噜(23,63,180,260)。以地名为氏(23)。【变】 一作〔崇果鲁〕(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崇果噜地方,以地为氏,乃满
读音:jué【源】 汉官有主爵都尉(主封爵位之事官),子孙遂以为姓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
读音:Gǒng【源】 ①春秋时周卿士巩简伯食采于巩(故城在今河南巩县),后以邑为氏(11,12,17,60)。②北魏时生羌有巩姓(44,60)。③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④锡
读音:Yèhè'nàlā【综】 清满洲人姓,或为那拉氏之分支。清世宗舒妃为叶赫那拉氏(72)。叶赫那拉古尼音布,清满洲正蓝旗人,历任锦州副都统、吉林将军、杭州将军(254)。又,清满洲正蓝旗中有叶赫那
读音:xù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大夫恤由之后(12,15,60)。 ②盖以善于赒恤人而得氏,如救氏、赦氏之类(60,62)。【望】 东鲁(17,418)。【布】 四川武胜有此姓(321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
读音:Shímùlú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浑春(23,63,180,260)。
读音:Gōuyì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一作“鈎 (钩)弋”。“鈎弋夫人,汉河间人,姓赵氏。生时两手皆拳。武帝巡河间,召见,披其手。即伸。乃幸之,号拳夫人。进倢伃,居鈎弋宫,
读音:xiān武王封箕子于朝鲜,因氏焉。(见《风俗通》)鲜于氏后亦为鲜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邑为氏》)▲<宋>鲜大年,灌县人。<明>鲜延年,栖霞人,顺庆知府。
读音:Jiásū【源】 黔东南苗族姓(402)。
读音:Yēhài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