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hán

【源】 ①颛帝之后有邯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古有邯国,以国为氏(15,21)。一说,古有邯会国(故城在今河南安阳西北);一说,古有邯平国(即邯郸,故城在今河北邯郸西南10里),在广平,春秋时赵大夫食邑,因氏(17,62)。③汉景帝中元三年,封邯郸为翕侯,见《汉书》。此为匈奴姓(242)。【望】 真定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上海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上海、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集韵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 云:“颛帝后有邯氏。” ② 《姓氏词典》 注引 《姓觿》 云:“古有邯国,因国为氏。” ③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注云:“古有邯川 (今青海化龙西),居者以水为名。” 不知其所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Tǒng【音】亦音痛(Tòng)(15,80)。 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6,12,15,17,60)、《广韵》(11,80)。而今之统氏,当为元时统古兴之后(60,62)。 【望】河南(17,60,

  • 富思庫

    读音:Fùsīkù清代满族姓氏。刘庆华 《满族姓氏录》收载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富斯库”。

  • 树洛干

    读音:shù luò gān与“树若干”同。

  • 波漢

    读音:Bōhàn【源】 黔东南苗族姓(402)。

  • 甘光

    读音:gān guāng甘昭公子成公,世官王所,有甘光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事父

    读音:shì fǔ【源】 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公族之后(6,7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郑樵称: “事父氏,子姓。宋人。” “以字为氏。”《姓氏考略》据《

  • 邴意

    读音:bǐng yì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邴意兹之后(6,7,12,17,60)。【望】 千乘、博昌(7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云: “齐大夫邴

  • 鶻奚

    读音:Gǔxī【综】 代北复姓(12,27,44,60)。一即纥奚氏,后改为嵇氏(7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俱收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据 《魏书》注云:

  • 读音:Lián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布】 河北五莲(290)、山西平陆(298)、汾阳(278)、河南巩县(301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江苏武进(314)、新疆呼图壁(342)、台湾台北

  • 達步

    读音:Dábù【源】 达步即达勃、达薄,亦即达薄干氏之省译。达薄干系高车十二姓之一。《周书》称茹茹人。高车为哒所灭,部人分散,或降北魏,或奔蠕蠕(70)。【人】 南北朝时北周文帝之妃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