費也頭
【源】鲜卑族中一支宇文部之姓,见《唐书·氏系表》(17)。宇文为鲜卑族一支,东汉桓帝时,檀石槐分鲜卑为东、中、西三部,以右北平东至辽东为东部,宇文世为东部大人,后建立北周。 【变】①亦作〔费野头〕、〔费乜头〕(12,27)、〔野头〕(7,26)。②后改为宇文氏(11,27,44,60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与费野头同。”详见“费野头”条。
【源】鲜卑族中一支宇文部之姓,见《唐书·氏系表》(17)。宇文为鲜卑族一支,东汉桓帝时,檀石槐分鲜卑为东、中、西三部,以右北平东至辽东为东部,宇文世为东部大人,后建立北周。 【变】①亦作〔费野头〕、〔费乜头〕(12,27)、〔野头〕(7,26)。②后改为宇文氏(11,27,44,60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与费野头同。”详见“费野头”条。
读音:Bùrén【综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县(435)。
读音:Mílè【源】见《平陆县志》,现无此姓(298)。
读音:jiān【源】 ①源自姬姓。春秋时卫公子兼之后,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60)。②战国时魏公子兼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【变】 一作〔〕(15
读音:Tái/Tair【源】见《直音》(15,21,62)。
读音:Shèngtú【源】 舜庶子七人,其后支裔有申屠氏、胜屠氏、胜氏、胜徒氏(19,21)。
读音:hǔ【源】 黄帝之后有琥氏(7,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变】《姓解》作〔㙈〕(9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长治,福建之厦门等地有分布。当为汉族姓氏。
读音:Jì【源】 齐臣剂貌辨之后(11,17,62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太原、忻州等地有分布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,称: “(剂貌氏)后改为剂氏。”《姓
读音:Měnggǔěrjì【源】①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叶赫(23,63,180,260)。②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,260)。 【变】清正红旗满洲马甲乌尔哈岱之妻为蒙古尔晋氏(260)。〔
读音:E-'ěrjí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伊布祐之妻为阿尔吉氏(260)。
读音:Hàikòu【综】 云南金平拉祜族黄苦聪人氏族名,汉姓为李(134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