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hù

【源】 古有竖国,见《国名纪》(17,60)。其后以国为氏。【变】 《姓解》(9)、《奇姓通》(20,63)均作〔竪(竖)〕。【望】 绛郡(17,418)。【人】 竖亥,黄帝时臣,竖国之后,见《淮南子》(17,60)。,竖春秋时郑大夫(15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作“”,当为 “豎 (竖)” 之异体字,当与“” 同姓,或为 “” 姓之分族?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氏考略》 作“”,其引 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黄帝臣有豎亥。见 《淮南子》。豎姓始此。”②又注: “一说豎亥,善行人,禹臣。”③ 《汉语大字典》 作“” 而无“䜿” 字。 其注云: “姓。 《通志·氏族略》: 阍寺之官,贱者为之,晋有豎头须,齐有豎刀 (按: ‘刀’,似当作 ‘刁’),郑有豎拊。” 《九通分类纂·氏族类》、浙江书局本 《通志·氏族略》 姓氏“词头” 皆作 “”,其注云: “阍寺之官,贱者为之。”

堅 (坚)、 豎 (竖)、 䜿, 旧或通用, 今 “”,音jiān, 亦姓; “”、 “䜿” 则统作 “”, 音shù。姑兼收以备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Kuì【综】或系慎溃氏所改(62)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guàn【源】 ①夏诸侯斟灌氏(故城在今山东寿光东北40里之斟灌店)为浇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7)。②汉淮阳太守灌夫,颍阴人,其父张孟为灌婴舍人,得幸,遂冒姓灌(

  • 圖卜岱

    读音:Túbǔdài元代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元代蒙古族姓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秃别歹”。②元代“色目人”姓,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

  • 纥豆陵

    读音:hé dòu líng纥豆陵氏,代人,孝文改为窦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南三字姓》)魏武命为纥豆陵氏,其归华也,魏孝武复之为窦氏。(见《路史》)梁御因官北边,家于武川,改姓为纥豆陵氏。(见《周

  • 仲子

    读音:Zhǒngzǐ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读音:tái出自少昊氏台骀之后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
  • 穆齊

    读音:Mùqí【综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额木赫索啰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额木赫、索罗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读音:Xī【源】 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納昔兒

    读音:Nàxīér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元有纳昔儿·哀丁。”或译作“那昔儿·累丁”。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Xīng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卫公族之后有兴氏(8,60,62)。②东胡慕容氏破后,种族仍繁,北魏道武帝天赐末,颇忌而诛之,时有免者,不敢姓慕容,皆以兴为氏,后诏复旧姓,见《北史·慕容白曜传》(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