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ǐ

【源】 即蛾氏(60,62)。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望】 河东(60,62)。【布】 台湾(64,68,261)、广东普宁(355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蚁逢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21,24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澄海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望出河东。

汉代有蚁逢;现代有蚁美厚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Miào【综】源出不详。今汉、满、蒙(344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云南之景谷、通海,山西之临汾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哈尼族有此姓。《新编千家

  • 闾丘

    读音:Lǘqiū闾丘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地名为姓。春秋时,邾国(在今山东邹县境内)有地名闾丘邑,当地人遂以邑名为姓。二是源自齐国大夫闾丘婴之后。闾丘姓早期活动于山东一带,如今北京、上海等

  • 貴益昆

    读音:Guìyìkū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贵益昆、山只昆皆为金时北方部落,恃强中立,无所羁属,往来鞑靼与广吉剌(亦作弘吉剌)间,连岁扰边,皆此二部为之(17)。当以部为氏。【望】 陇西(71)。【变

  • 颇超

    读音:pō chāo拓拔八姓有颇超氏。(见《魏书》)党项以姓别为部,有颇超氏。(见《旧唐书·党项传》)

  • 粘割

    读音:zhān gē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60,62,71)。粘割,金时女真部落,部人散居西南路招讨司(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子镇为中心)等地(397),以部为氏。【变】 亦作粘合、粘葛、粘哥、

  • 毋將

    读音:Wújiāng【源】 取“人臣毋将,将则必诛”之言为姓(60,62)。【人】 毋将隆,汉时东海兰陵人,历官谏议大夫、冀州牧、颖州太守、京兆尹、执金吾等,为官正直(6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

  • 读音:rǎo绕氏,秦大夫绕朝之后也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名为氏》)

  • 读音:niè【源】 本姓薛,避仇改为蘖氏,见《姓苑》(9,11,12,15,17)。【变】 一作〔櫱〕(7,9,62)。【望】 东莞(17,418)。【布】 河南光山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

  • 歌滥

    读音:gē làn唐金徽州部落之姓。(见《唐书》)=55

  • 读音:Bào暴姓为以国为姓。东周时,有王族大夫辛被封在暴邑(今河南郑州北),其国民以国为姓。古代时候暴氏望族多出自河东郡。暴姓历史人物有暴胜之,西汉御史大夫。抵制盗贼有方,威震州郡,荐人从不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