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hé

【音】 又音移(Yí)(1)。【源】 ①齐公族蛇丘氏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②源出羌人。后秦姚苌之妻蛇氏,其族之后,见《姓苑》(7,12,17)及《后秦录》(60,62)。【望】 雁门、南安(17,21,60,418)。【人】 蛇越滂,后秦姚苌之妻蛇后之兄,南安太守(21)。一作蛇越(7)。蛇平,后秦临晋太守(17,242)。蛇节,元时苗酋(17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浑源有分布。汉族、羌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“”,古作 “”,亦音shé。楚平王孙田公它成之后,以名为氏,遂有它氏。“” 有二变:或音变而为tā; 或形变而作“”,遂成二氏。皆系出芈姓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姓源韵谱》 云: “齐公族蛇丘氏之后。” 此以邑为氏,或为复姓 “蛇丘”(亦作“佘丘”),或为单姓蛇氏,系出姜氏。③ 《姓氏考略》 又注: “南安多蛇姓。” 南安,今甘肃陇西。此当为西羌姓。郑樵注云: “姚苌 (按: 后秦立国者)蛇后,南安人; 兄越滂,为南安太守; 又有建武将军蛇元。望出雁门。” ④傈僳之蛇氏,当源於氏族图腾崇拜。傈僳语为 “夫扒”,传说有位姑娘与蛇成亲,后代就是蛇氏族的祖先,实际即以蛇为图腾的氏族。以之名族,以族为氏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傈僳族》。

元代有蛇必、蛇节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康錫哩

    读音:Kāngxīlǐ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伊巴丹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康锡理〕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伊巴丹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牛克特

    读音:Niúkètè【综】 清满洲镶黄旗中有牛克特氏(259)。

  • 西宮

    读音:Xīgōng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公族有西宫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②春秋时郑公族有西宫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③见《姓苑》(9,11,12,15,60)。诸侯子弟居西宫者以为氏,如南宫之类(7,6

  • 读音:Lǚ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安徽淮南(362)、上海、辽宁沈阳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屡绚齐,民国33年任前陆军暂编12师政治指导员(6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上海、

  • 烏雅拉

    读音:Wūyǎl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萨哈连乌拉(23,63,180)。【变】 清镶白旗满洲护军蔡柱之妻为吴雅喇氏(260),〔吴雅喇〕似即乌雅拉之异译。【人】 乌雅拉科尔堪,清满洲正黄旗人,世

  • 阿蘇克

    读音:Āsūk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阿苏克系地名,以地为氏(23,63)。【变】 清镶黄旗蒙古护军鄂穆图之妻为阿苏格氏(260),〔阿苏格〕似即阿苏克之异译。【人】 阿苏克博尔济,清蒙古正

  • 读音:Jìng/Chi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北京有此姓。亦作净。

  • 读音:fán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武王之弟周公之第二子凡伯之后,以国为氏(6,9,12,15)。凡国故城在今河南辉县西南。【变】 一作��(17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

  • 不花

    读音:Bùhuā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收载。“元有不花马璘、不花掌吉”。(按: 疑此为元人名,非姓也,姑收录。)

  • 读音:Shā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唐时敦煌有此姓(232)。今台湾台南(64,68,261)、江西新干(400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高要、江西之新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