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Nímùzhā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恩骑尉六十八之妻为尼穆查氏(260)。
读音:Wúlóu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,其注“毋楼”云: “即毋娄氏; 一作无楼。”或作“无娄”。
读音:Dú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布】 大陆南方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、临汾、运城以及吕梁、晋中等地区均有分布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ǎ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或以用器为姓,如杯姓之类。又,或以地名为氏,河南潢川东20里有伞陂寺集(62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湖南湘潭(373)、河北卢龙(289)、台湾台南
读音:Xiūmò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虎尔哈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修墨理〕(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呼尔哈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
读音:Détèkě’érzhuōtè【综】 清蒙古镶白旗中有得忒可儿卓忒氏(259)。
读音:Tǎmùchá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黑龙江地方。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sī lì【综】 为突厥首领之姓。隋时有思力俊斤,见《隋书》(60,62)。历史上突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隋书》 注云: “为突厥首领之姓。隋时有思力俟斤。”
读音:Yān燕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,都是以国名为姓氏。一是出自姬姓,召伯封于北燕,其后以国为氏。二是出自姞姓,黄帝之后有南燕国,后以国为姓氏。燕姓发源于河北,长期繁衍于古燕国所辖之地
读音:Shādálǎ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源出金时女真人姓散答氏(23),世居辉发(23,63,180,260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俱予收载。金代,为女真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