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cǎi【源】 ①系自纪姓。黄帝之子夷鼓始封于采,为左人,其后有采氏,见《姓考》(6,12,17,60)。 ②系自任姓,见《潜夫论》(1,17)。③北魏献帝次弟侯氏,后改为采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
读音:gōng hù徐氏弟子公户满意。(见《汉书·儒林高生堂传》)颜师古注:“姓公户,名满意也。”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云: “即公扈氏。《汉书·儒林传》 有公户
读音:Pán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63)。【布】 河北玉田北马庄(62)、台湾台中、台南(68,261)、北京、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王述民 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 收载
读音:Liángm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南北朝时有梁弥承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Hèshūlī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派,出哈达、松花江、呼兰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①后改为何氏(180)。②一作〔赫舒理〕(260)。【人】赫舒哩登库,清镶黄旗人,世居哈达
读音:A-kuí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金肯家支,四川甘洛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Zhuàng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 《万姓统谱》云: “壮丘,汉有壮丘胜。”壮,当与“莊 (庄)”通,当音zhuāng,故 “壮丘胜”,或作“莊 (庄)丘胜
读音:bō sī【源】 其先波斯匿王,大月氏之别裔,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,又为国号,见《唐书·西域传》(6,7,12,60)。月氏,一作月支,为西域古国,原游牧于甘肃、青海之敦煌、祁连一带。汉文帝初遭匈
读音:Hélǔdǎi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合鲁歹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哈鲁乌〕(24)。元代“色目人” 姓氏。为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
读音:Wúqí【综】 彝族姓,其先为黑彝。四川大凉山地区有此姓(132,208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