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騎施
【源】 唐时部落名,以部为氏,见《唐书》(60,62)。【变】 后改姓黄、黑等。
历史上突厥族姓氏。乃西突厥十姓之一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 《唐书》 注云: “以部落为氏。” 《中文大字典》 亦收,其注云: “七世纪前半叶,西突厥盛时,据今伊黎河上流之盆地,受唐命设立嗢鹿、絜山二都督府,势力甚盛。开元二十七年,经盖嘉运征讨,势力渐削。后因黄姓、黑姓部族之争与葛逻禄之南侵,渐衰颓。”
唐代有突骑施·乌质勒、突骑施·婆葛、突骑施·遮弩。
【源】 唐时部落名,以部为氏,见《唐书》(60,62)。【变】 后改姓黄、黑等。
历史上突厥族姓氏。乃西突厥十姓之一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 《唐书》 注云: “以部落为氏。” 《中文大字典》 亦收,其注云: “七世纪前半叶,西突厥盛时,据今伊黎河上流之盆地,受唐命设立嗢鹿、絜山二都督府,势力甚盛。开元二十七年,经盖嘉运征讨,势力渐削。后因黄姓、黑姓部族之争与葛逻禄之南侵,渐衰颓。”
唐代有突骑施·乌质勒、突骑施·婆葛、突骑施·遮弩。
读音:Jǐngjiāngliùjīn【源】 代北姓(7,12,15,2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四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作“井强六斤”,可能将“疆”讹作
读音:Qínjì【源】 彝族姓。四川雷波有此姓(132)。
读音:Tái邰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,源于姜姓。据说后稷为帝尧的农官,因功封邰,子孙就以邰为姓氏。二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。南北朝时,北魏鲜卑族有大利稽氏,入中原后改为邰姓。邰姓
读音:Lālǎ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郎格之妻为拉喇氏(260)。
读音:fáng晋士鲂之后。(见《路史》)汉有鲂山。(见《姓氏急就篇》)
读音:Yǒué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据 《姓觿》注云: “以国为氏。‘帝喾次妃之宗国,后因氏’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Lièlètè【综】清蒙古正红旗中有埒勒特氏(259)。
读音:zhōng yīng【源】 虞有五英之乐,掌中英者,因以为氏(9,11,12,17,60)。一说,少昊氏有六英之乐,掌中英者,以官为氏(6,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
读音:Wúqiàtākān鄂伦春族姓氏。汉意为 “大公无私”,以为姓。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“吴”而为单姓。
读音:Yāxiányi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71,431)。